
分析認為,下議院通過興建三跑,不代表無後患。(資料圖片)
英國倫敦希思羅機場應否興建第三條跑道,爭拗了數十載,下議院周一以415票對119票拍板興建,被視為首相文翠珊的一次勝利,惟多方力陳環境污染、碳排放、破壞舊區及建造成本等憂慮,誓言入稟力阻,耗資達140億英鎊(約1,455億港元)的新跑道,能否如期於2026年啟用,尚待觀望。
目前希思羅每年處理約48萬班航班,政府指已飽和,增建三跑後可增至74萬架次,並聲稱可為脫歐後的英國帶來經濟推動力,料工程於2021年展開,5年後落成,至2030年可創造11.4萬個就業機會。但外相約翰遜及倫敦市長簡世德等均反對,簡世德直言政府「選擇錯誤」,會令噪音及空氣污染加劇。
約翰遜「避席」表決捱轟拒辭職
曾揚言會以身阻擋剷泥車阻止工程的約翰遜,於表決前「避席」外訪阿富汗,被議員譏諷兩面不是人,他其後表明不會為三跑辭職,因於事無補。執政保守黨有8名議員倒戈,其中貿易投資部長韓斯(Greg Hands)日前已辭職抗議,但工黨亦有119名議員不跟隨黨立場,支持方案。
環保團體綠色和平稱,會聯同簡世德及各個區議會入稟阻止工程;另《每日郵報》指希思羅目前在每張機票收取22鎊(約228港元)「使用跑道費」,輿論質疑將隨興建三跑加價,英航警告不接受把三跑成本轉嫁至航空公司或消費者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