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因神經引發的肌肉痛症患者,長期受困擾,即使服藥亦難以減輕痛楚,外國較常見以手術植入電刺激器刺激神經,舒緩痛症。理大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團隊更研發出以超聲波推動的壓電刺激器,只須將3毫米的壓電材料注入體內,配合體外超聲發射器發電,刺激肌肉及神經功能,並截住及麻痺神經內傳遞的疼痛信號,未來或可應用於坐骨神經、肩頸等神經相關痛症的復康及紓緩。因刺激器體積細小,毋須做開刀手術便可植入,尺寸及成本亦僅為傳統刺激器的十分一。
團隊於2018年獲創科署撥款140萬元資助,並於同年展開研究。團隊研發出以常用於打火機的壓電材料,注入人體神經,再以體外超聲發射器驅動體內壓電材料發電,刺激人體神經活動。研究亦已通過動物實驗,證實裝置可刺激動物被截斷的脊髓神經及肌肉功能,未來除可為痛症患者紓緩痛楚,或可助四肢癱瘓人士復康及重新訓練神經活動。
傳統刺激器的電池尺寸至少3厘米,須經約2至3小時手術開刀植入皮下,電池植入後亦在皮下突出,影響患者外觀。團隊研發的壓電材料僅3毫米(圓圖),以注射器注入皮下或硬膜下,不須開刀,未來團隊更希望改良至1毫米。
壓電材料由硅膠包裹不含金屬,不會像現有傳統刺激器般,影響使用者未來有可能接受磁力共振及X光等檢查,且壓電材料接收的能量不高,耗損較低,不會如傳統刺激器般需要每約3至5年更換電池。
學系講座教授鄭永平(圖左)指,團隊未來將自家設計體外超聲發射器,可貼於壓電材料附近的皮膚,預計尺寸僅如手錶大小,以供發電,整個裝置成本約1.5萬元,僅傳統刺激器的十分一。鄭又指,團隊已於2017年獲兩項專利,預計最快3年內可完成臨床測試,5年內可推出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