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大、劍橋大學和國際疫苗研究所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成立「香港賽馬會環球衞生研究院」的全球總部。(港大醫學院提供)
政府在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加強抗擊傳染病的能力,獲香港賽馬會出資30億元支持,其中馬會將在本港成立「香港賽馬會環球衞生研究院」的全球總部,設有6個功能部門開展研究工作。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稱,新研究所將促進跨學科研究、與國際合作的疫苗研究,並支持區域和國際疫苗產業發展。
研究所讓各科專家無縫合作
香港大學、劍橋大學和國際疫苗研究所今日(15日)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在港大成立「香港賽馬會環球衞生研究院」的全球總部。盧寵茂於簽署儀式致辭表示,新研究所可以讓科學家、免疫學家、病毒學家和公共衞生專家無縫合作(work together seamlessly),這種夥伴關係有助加速研發創新和有效的疫苗,且可同時造福全球人民。
盧寵茂又提到,對抗疫情和傳染病需要政府、學術界、私人機構和社會合作,形容簽署備忘錄的機構以身作則,展現合作和共同的力量。港大校委會主席王沛詩相信,各方通過合作備忘錄合作,能夠推進區域的疫苗研發,增強具策略性和創新的方案應對全球衞生挑戰等。
馬會撥款包括支援防疫準備力
馬會主席利子厚稱,疫苗是疫情防控的最有效方案,期望研究院可推進嶄新技術的應用和促進合作,使不同產業鏈的尖端科技互相結合。馬會撥出支持港府加強防疫準備的30億款項,除成立環球衞生研究院外,亦包括支援醫務衞生局和衞生防護中心加強新冠疫情後的防疫準備力,以及支持國家培訓醫護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