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局規定,除特別申請外,幼稚園不得在收生時收取多於40元的報名費。
申訴專員公署早前主動調查發現,教育局批准36間幼稚園,收取超過規定上限40元的報名費,其中位於南區的德瑞幼稚園,收取3,700元報名費,為上限的92.5倍。公署認為有關情況「匪夷所思」,批評教育局審批過程鬆散,沒有做好把關。教育局則回應指,會檢視現行做法,並要求幼稚園在收取超額報名費時提高透明度。
根據教育局規定,除特別向局方申請外,幼稚園不得在收生時收取多於40元的報名費。截至今年4月,有36間幼稚園申請收取超額報名費並獲批,佔全港約1,000間幼稚園的4%,收取金額由50元至3,700元不等,當中30間為國際幼稚園,報名費介乎300至3,700元;餘下6間為本地幼稚園,報名費均在90元以內。
本報翻查教育局《幼稚園及幼稚園暨幼兒中心概覽2016/17》,發現南區的德瑞國際學校(German Swiss International School)獲准收取3,700元報名費,為上限的92.5倍。而位於西貢區的香港學堂國際學校,亦收取3,000元報名費,為上限的75倍。另外,屯門哈羅香港國際學校、南區加拿大國際學校等多所「國際學校」,均收取1,500元至逾2,000元的報名費。
收取千元報名費 賺逾百萬元
公署在報告中指出,有幼稚園的報名費收入總額,遠超開支成本。其中一宗個案,該幼稚園校舍佔地數千平方米,但仍以應付收生需求為由,以十餘萬元租用場地,又將設立網上報名系統的70萬元,視作收生的經常性開支,繼而收取逾千元報名費,後被發現在收生過程中錄得逾百萬元盈餘。亦有幼稚園把教職員及校長的薪酬計入收生開支,因而出現「雙重計算」薪酬的問題。公署批評教育局在審批申請時,未有嚴格審核學校是否透過收取高昂報名費用牟利。
教育局於2009至2014年間,發現16間幼稚園未經批准超收報名費,但只向其中1間發出書面警告,公署批評其未有嚴正處理其他個案。而教育局在審批3間「偷步」收取超額報名費的國際幼稚園時,未有調查幼稚園是否仍然超收費用,事後亦沒有要求幼稚園退還款項。
申訴專員:匪夷所思
申訴專員劉燕卿表示,今次報告調查對象是教育局,無意評論個別幼稚園的報名費是否過高。但她指,部分幼稚園收取1,000至3,000元的報名費是「匪夷所思」,促請教育局盡快完成具體審批工作指引,要求幼稚園說明預算開支的詳情,並提供實質證據。此外,公署亦敦促教育局規定未獲批的幼稚園,須將超收費用退還家長。
教育局在回應申訴專員公署報告時表示,局方會參考公署的建議,檢視現行做法,並加強監管措施,包括盡快完成制定具體的內部工作指引,並要求幼稚園提高收取報名費的透明度以及嚴格跟進違規收費的幼稚園。局方亦強調,國際幼稚園在收生安排上或有別於本地幼稚園,故審批報名費申請時難以簡單地劃一標準。不過,如果接獲幼稚園超收報名費投訴並查證屬實,會向有關幼稚園發出勸喻或警告,要求即時糾正。
議員要求交代準則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認為,幼稚園的報名費水平受教育局規管,局方有責任做好把關。他質疑教育局為何批准某些幼稚園收取高昂報名費,要求局方交代批准超收的準則。香港幼稚園協會主席廖鳳香指,申請超收報名費的幼稚園,大部分屬國際學校。她認為國際學校有其招生手法,加上要自負盈虧,如果報名費上限與本地幼稚園一樣,會造成經營困難,又謂若家長接受報名費水平,則不是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