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體近年大受歡迎,惟個人資料私隱洩漏風險備受關注。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今日公布《社交媒體私設定大檢閱》報告,檢視香港十大最常使用的社交媒體,包括Facebook、Facebook Messenger、Instagram、LINE、LinkedIn、Skype、Twitter、WeChat、WhatsApp及YouTube,發現所有被檢視的社交媒體都有擬定私隱政策,收集個人資料由12至19種不等;而在通訊安全方面,WeChat是今次受調查媒體中,唯一一款通訊軟件,在用戶傳送訊息時,沒有採取端對端加密。
所有被檢視社交媒體均收集用戶位置資料
報告亦發現,所有被檢視的社交媒體均會收集用戶的位置資料(不論是用戶精準或粗略位置),同時大部分被檢視的社交媒體均會儲存用戶的信用卡資料,以及所有被檢視的社交媒體均在私隱政策中列出會將用戶個人資料轉移到其附屬公司。
Skype和YouTube預設隱藏用戶電話號碼
在預設私隱設定方面,Skype和YouTube均預設隱藏用戶的年齡及電話號碼,而其他被檢視的社交媒體則預設公開用戶的年齡、位置、電郵地址或電話號碼等個人資料;除了LINE外,其餘的社交媒體均有提供雙重認證功能。
此外,報告指Facebook、LINE、WeChat和YouTube都容許用戶向特定對象發布內容,或按預設組別發布內容,而且可在發布後再修改有關內容的私隱設定。
私隱專員:使用社交媒體時須提高警覺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鍾麗玲提醒,市民使用社交媒體時,或涉及個人資料被濫用、擷取或外涉風險,公開的個人資料被其他人彙編後可用作「起底」、「網絡欺凌」或「網絡釣魚」,以至其他不法行為,導致用戶蒙受財產損失,甚至身體或心理傷害。她呼籲用戶在使用社交媒體時要提高警覺,以減低個人資料所帶來的風險。
WeChat回應:已用高階加密標準技術
私隱專員公署公布報告後,WeChat作出回應,指已使用高階加密標準技術,保護數據在傳輸過程中的安全性及保密性,有關加密技術適用於其伺服器和用戶裝置之間的數據傳輸。此外,WeChat又表示,在用戶刪除帳戶的過程中,其系統會在特定情況下,要求用戶在登錄時進行雙重認證。
十個社交媒體收集個人資料數量
Facebook 19種
Facebook Messanger 19種
Instagram 19種
Line 18種
Skype 18種
WeChat 18種
LinkedIn 16種
WhatsApp 16種
Twitter 14種
YouTube 12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