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早前提出修訂《逃犯條例》,以單次個案形式將逃犯引渡至內地及台灣等未與本港簽訂相關協議的地方,不少商界開腔對修例表示憂慮,並建議剔除經濟罪行。律政司鄭若驊(圖)昨不評論商界的憂慮,表示相信保安局會適當考慮各方意見,她並指修例是完善本港的法制,強調移交逃犯安排會有法院把關。

(林俊源攝)
鄭若驊昨到訪南區區議會,香港眾志多名成員到場示威,要求政府撤回修訂《逃犯條例》,並要求與鄭若驊對話及接收請願信,一度引起混亂,鄭若驊全程一言不發,最終由律政司代表接信。
鄭若驊其後會見記者,無評論商界擔心修例會影響營商環境,只說相信保安局長李家超已聽到各方意見,會就如何處理某些罪行作適當考慮及安排。
對於有法律界人士指現行安排並非漏洞,而是源於兩地法制差異,鄭若驊指香港在「一國兩制」下,法律制度不會與內地一樣,由於移交逃犯是跨境動作,因此必會涉及多於一個法律制度。
大律師公會早前建議當局修訂《刑事司法管轄權條例》,容許在香港調查及審訊港人在境外干犯的殺人案。鄭若驊稱,公會的建議與本港法律基本原則有所不同,需小心研究;至於公會質疑政府修例是「暗渡陳倉」,她則指不喜歡「評論別人的評論」。
鄭若驊又說,修訂《逃犯條例》是完善本港法制,並指移交逃犯先要啟動行政程序,再經司法程序由法院把關;她強調,香港一向奉行的法律原則是「雙重犯罪原則」,即涉及的罪行在兩地同是刑事罪行,法院才會考慮移交逃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