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青年往大灣區發展將有更多選擇機會,為讓他們體驗內地職場實況,「粵港澳大灣區香港青年實習計劃」今日在灣仔舉行啟動禮,有參與計劃學生指,除了解內地職場環境及企業文化外,亦想訓練獨立處事。而民政及青年事務局青年專員劉家麒指,隨着本港與內地恢復正常往來,政府會逐步復辦各項青年實習和交流活動,局方會透過不同渠道,推動青年認識國家,希望參與的學員把握機會,體驗大灣區的工作和生活,從實習和日常生活累積經驗,建立人際網路,擴闊視野。
25個內地實習項目
「粵港澳大灣區香港青年實習計劃」自2015-16年度起推行,是廣東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務辦公室與香港特區政府合作推出之青年實習專項。本年度有18間非政府機構,共舉辦25個內地實習項目,為18至30歲的香港青年提供內地實習機會,包括電視台編導、博物館工作人員等,他們會在暑假期間到大灣區8個城市,包括廣州、深圳、中山、佛山、東莞、珠海、惠州及江門,體驗內地職場實況、了解發展機會,亦可累積工作經驗,建立人脈網絡,以增強他日的就業優勢。
參與學生︰大灣區機會更多
參與計劃的中大學生葉同學表示,希望透過實習了解大灣區的工作環境和企業文化,同時訓練自己獨立處事。至於未來會否留在大灣區就業,她指需在實習後再決定。另一名參加者廖同學則表示,自己對於內地認識不多,藉此機會加深了解,並認為大灣區機會更多,她希望透過實習賺取經驗,為未來鋪路,但暫時未有考慮到內地工作。
徐小龍︰提供創意文化人工智能職位
計劃召集人徐小龍表示,香港青年的國際視野廣闊,擅長創意思維,故實習公司願意提供創意文化與人工智能等範疇予參加者,有別於以往只有傳統飲食業、銀行業等職位,並指大灣區實習的行業較香港多,希望香港青年多嘗試,能在實習期間,加強個人網絡,明確未來發展方向。
青年發展委員會副主席梁毓偉指,是次計劃旨在讓參加者體驗內地職場、生活及市場文化,期待參加者有多方面收穫。他認為大學生了解祖國,體驗內地固然重要,但仍須了解外國,多方面體驗同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