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腸道細菌治病非新鮮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一項研究則證明其與自閉症息息相關,研究員兩年前為自閉症患者進行「糞便移植」(Fecal Transplant),不是將糞便直接移到患者體內,而是將健康捐贈者腸道的「共生微生物」大量移植到自閉症患者腸道內,結果兩年後發現接受移植的患者,其自閉症徵狀的嚴重度大減47%。研究也證明「糞便移植」可為自閉症患者帶來長期改善非短暫,可望將此治療普及化。

自閉症患者不擅社交,動物有助舒解他們不安情緒。(資料圖片)

自閉症系列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簡稱自閉症)為神經發展異常的一種,患者的社交及溝通能力較弱,近年有研究顯示人類腸道細菌或腸道菌群,影響腦細胞之間的溝通和神經健康,三成至五成的自閉症患者有慢性腸道問題,主要是便秘及腹瀉。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研究員採取了革命技術微生物叢轉移治療(MTT),那是「糞便移植」中一種特別療法,將自閉症患者的不良腸道菌群轉變為健康。研究員指他們不是加入少量益菌或殺死不良細菌,而是大量移植腸道的微生物,而腸道菌群是一群微生物,存活於腸道內,幫助消化食物、訓練免疫系統及防止壞菌過度生長。
研究員在2017年,為18名年齡介乎7至16歲的患者移植腸道菌,他們的腸道問題減少了八成,自閉症徵狀的嚴重度也大減47%。當中83%人在研究開始時屬嚴重自閉症,在周二公布的報告中,病徵嚴重的患者大降至17%,39%被評定為溫和至中度,44%屬溫和以下。參與研究的微生物學家Rosa Krajmalnik-Brown指,他們的研究也揭示腸道內的微生物與轉達到大腦的訊號,有非常強大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