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大節總會刺激購物慾,但網購時慎防騙徒「出沒」。警方公布今年首11個月網購騙案高達1,920宗,按年升三成外,損失總額亦近4千萬元,遠超過去兩年損失額的總和,情況令人關注。警方本月大舉打擊網購騙案拘捕64人,估計他們涉及317宗相關騙案,涉款156萬元,有年僅15歲中學生涉在社交網站放售足球用品,向買家收款數百元後去如黃鶴,最終被警方擒獲。
警方針對網購騙案的「天翔行動」,拘捕34男30女,年齡介乎15至77歲,警方相信有44人屬單獨犯案,其他則是集團式犯案,主腦及骨幹成員均落網。行騙方式與以往相若,騙徙假扮賣家,於網上平台聲稱有多款物品出售,以「獨家」及「絕版」等字眼銷售運動鞋,還包括演唱會門票、主題樂園入場券、月餅券、網上遊戲帳戶等,並以較市價便宜兩至三成的價錢作招徠,吸引買家。涉案的317名失款買家中,有一名受害人損失44萬元,付款購買聲稱「絕版」的威士忌卻無收到貨,亦有受害人被騙購買聲稱較原價便宜的月餅券,損失10萬元。
「無認證」平台網購
據警方分析,受害人多在社交網站平台「落疊」,佔47%;其次則是二手買賣網站,佔近29%。據了解,涉案平台或網站包括Facebook及Carousell等。警方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警司林焯豪稱,所有受害人均循「無認證」的網上平台購物,騙徒可開立虛假帳戶而無需驗證真正身份,受害人與他們交易時便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