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2020-06-12 04:30:00
日報

署理副廣播處長陳敏娟突辭職 港台工會促勿空降AO

分享:

香港電台節目連月捲入爭議,昨又突爆高層人事變動,主管港台節目製作的署理副廣播處長(節目)陳敏娟辭職,9月1日起離任。港台指陳因健康理由辭職,廣播處長梁家榮曾多番挽留但不成功。港台節目製作人員工會對陳離任表示傷感,認為她近日承受各投訴的壓力「不足為外人道」,並促請局方尊重傳媒專業及港台內部升遷機制,不宜空降政務官(AO)執掌製作高位。

梁家榮及陳敏娟昨晚離開港台時,同登上一輛七人車,未有回應記者提問。現年58歲的陳敏娟,於港台工作逾30年,2015年5月從總監(電視)升任署理助理廣播處長(電視及機構業務),2018年7月再晉升至署理副處長,距60歲退休年齡尚餘兩年。據悉,她近月就港台捲爭議與多個部門會面,重申港台約章,並指在風高浪急的環境下,會與處長及大家一起走下去,又曾於部門會議中謂,若被迫做違心事,或被要求「交人」,她會把自己「交出去」。

adblk6


港台:唔見有咩「人頭」要交
港台機構傳訊組總監伍曼儀表示,陳敏娟昨早在港台高層會議上透露,因健康理由辭職,並於6月1日已遞交辭職信;有很多同事向陳查問離職原因,包括是否與近日風波有關,陳會上稱任何工作不論對外及對內均會有壓力,近年處理行政工作身體積累疲倦,早陣子檢查身體發現有一些健康信號,所以希望有更多時間照顧自己身體。伍續指,目前就節目爭議或通訊局裁決「唔見有咩『人頭』要交」。伍曼儀又指,梁家榮得悉陳請辭後,曾與她商討數日嘗試挽留,最終梁尊重其個人的決定,無奈接受,並於昨早會議中感謝陳於港台30年貢獻及服務。伍補充,港台面對壓力,人員會以專業態度面對,相信陳的離職不會對運作造成太大問題,港台會因應運作需要及根據公務員事務規例,安排合適人選接任陳的署任職位。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表示,從廣播處長得悉陳敏娟提出請辭,局方尊重陳的決定,感謝她多年來對港台貢獻,政府會按既定機制和程序處理相關人事安排。


工會:不可漠視前線員工聲音
港台節目製作人員工會於社交平台發聲明指,港台正值多事之秋,對陳敏娟以健康理由請辭深表無奈。工會指近月涉港台爭議,包括商經局成立專責小組「檢討港台」、顧委會越權干預港台編輯方針、通訊局裁決、教育電視中心同事被逼遷、有組織投訴攻勢等,主管節目製作的陳,「箇中壓力不足為外人道也」,對她在風雨飄搖之際離開港台,令人傷感但會尊重決定。工會並促請局方尊重傳媒專業及港台內部升遷機制,不宜空降政務官(AO)執掌製作高位,重申局方檢討港台行政管理不可漠視前線員工聲音,而鑑於高層變動要求加入專責小組,反映製作實況。工會主席趙善恩表示,陳敏娟是開明、肯接受不同意見的上司,她的請辭令人傷感,感謝她捍衛編輯自主的努力。

adblk7


顧問委員會成員對請辭感意外
港台電視節目《左右紅藍綠》及《頭條新聞》內容早前先後被通訊局發嚴重警告和警告。政府上月底宣布成立專責小組討論港台管治及管理,而前日港台顧問委員會工作小組首次開會,陳敏娟也有出席會議。有份開會的小組成員馮應謙指,會上氣氛良好,陳亦解釋很多港台製作詳細情況,未察覺異樣,對她請辭感意外。另一小組成員狄志遠亦對陳辭職感可惜及詫異,並希望當中不涉政治因素,而他沒有掌握所謂「交人頭」的情況。他又指,因現時另一位副處長職位已由政務官(馮建業)擔任,相信大部分員工都希望透過內部升遷填補空缺,認為對內對外都有幫助。

adblk8

港台節目顧問團成員、資訊科技界議員莫乃光,相信陳敏娟近年一直承受很大壓力,冀政府不要借機空降港台架構以外、包括政務官出身人士填補空缺,以新手法操控港台。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葛珮帆則指,不揣測陳辭職原因,稱健康最重要,冀空缺有能者居之。

港台前副處長廖麗怡於2018年7月退休後,兩名時任助理處長、陳敏娟及張健華罕有地同時署任副處長,陳於去年獨自署任副處長但至今仍未「坐正」,張健華則轉回助理廣播處長一職。而陳敏娟於2015至16年,任職總監(電視)時亦曾署任主管電視部的助理廣播處長,兩度未能通過晉升遴選委員會考核升級,最後終正式「坐正」,而她署任第14個月,工會曾向梁家榮發公開信指安排不尋常,要求交代。當時有消息指,陳因未能「促進synergy(協同效應)」而未能坐正,梁家榮回應傳媒只稱協同效應對港台運作有好處。

adblk9
陳敏娟將於9月1日離任。

陳敏娟將於9月1日離任。

【限時激減】800 amFUN 2盒!1200 amFUN 4盒!

新谷酵素益腸活酵素限時激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