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愛發表職津調查。(王詠瑤攝)
明愛社區發展服務於今年6月至9月期間,訪問209個首次申請「在職家庭津貼計劃」人士,當中93.8%成功申領職津。調查發現,63.2%受訪者表示,在未申請職津前,家庭收入僅夠開支,30%更入不敷支;而申請職津後,61.2%受訪者卻用於補貼租金,53.6%用於食物,僅35.7%用於子女教育。
另外,僅48.8%表示申請手續感到滿意,近兩成表示不滿,並有6.2%合資格家庭因文件繁複而放棄手續,在酒樓工作的阿好,今年8月起申請職津,她申請時已列印銀行摺簿過去六個月的入息及資產紀錄,但職津職員多翻以電話要求補交銀行月結單,結果因要向銀行額外要求過去月結單,因此要付上百元手續費,但至今仍未知是否成功申領。
明愛指,不少受訪者將所得津貼用作住屋開支,其次才用於食物和子女教育上,反映職津未能達至紓緩跨代貧窮的原意及目的;又建議簡化申請手續及文件,提高津貼金額,讓更多合資格的家庭受惠;並向在有領取兒童津貼而住私樓的家庭發放額外津貼,達到紓緩跨代貧窮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