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早前表示,中美貿易談判「進展良好」,他同意在3月1日談判限期屆滿後暫緩對中國貨加徵關稅,美國貿易代表署周三表示,本周將在聯邦公報刊登公告,正式宣布美國暫緩對中國貨品加徵關稅,直至另行通知。特朗普對談判感樂觀,惟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卻抱持審慎,表示仍未清楚中方會否達到美方各項要求,兩國貿易議題「十分嚴重」,並非單單接受中方購買更多美國貨的承諾,就能解決,仍有很多工作要做。
![萊特希澤在國會聽證會上發言。 (路透社)](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news_image/1551372243_34.jpg?itok=DtuNSNt6×tamp=1739078315)
萊特希澤在國會聽證會上發言。 (路透社)
華府將正式宣布暫緩對2,000億美元(約1.56萬億港元)中國貨關稅率從10%提高到25%,中美談判氣氛顯得一片樂觀,但萊特希澤周三在眾議院籌款委員會美中貿易聽證會上警告,這次貿易戰是美國貿易官員面對的最嚴峻挑戰,要達成協議仍有很多工作要做,又說他不會愚蠢到以為一次談判就可改變中國的貿易行為或美中關係,「這是一個過程」,希望與中方日後可定期開會,確保雙方執行協議。
對中國沒兌現承諾「失望」
萊特希澤強調,中美若有協議,這將是針對協議執行等所有重要議題的圓滿解決方案,是「一項具體、綜合性以及在政府所有層面上都能執行」的協議。他說,預測談判結果言之尚早,但華府正就重要結構改革議題向中方施壓,尤其是知識產權及強制技術轉移問題,美方冀能有更公平的競爭環境。
他又對中國過去沒兌現承諾感「失望」,華府希望新協議具執行力,中國有許多不公平貿易行為,如黑客、竊取知識產權等,正傷害美企及勞工,華府決意改變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