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西醫工會展開「守腎行動」,為1,367名高危人士進行蛋白尿檢測,結果發現半數高危人士有蛋白尿,惟願意進一步化驗及治療的比例僅三成。工會呼籲公眾,年過40、三高、肥胖或有心血管疾病的人,需及早正視慢性腎病並定期檢測腎功能,以免墮入退休便需洗腎的危機。
一半參加者的蛋白尿測試結果呈陽性
香港西醫工會在2022年8月起,展開為期一年的「守腎行動」。前線醫生會根據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肥胖(BMI大於23)、40歲以上或有慢性腎病家族史等高風險因素,進行腎病篩查。計劃目的是助上述高危人士及早確診儘快治療,達到延緩惡化、預防嚴重併發症、及減低死亡率。
篩查結果,發現一半參加者的蛋白尿測試結果呈陽性,依年齡分布,50歲以下的陽性比例亦達41.38%,50至59歲為50.69%,反映不少在職人士已有慢性腎病風險。參加者本身的風險因素越多,出現蛋白尿的比例就越高,有2個及3個風險因素,呈陽性的比例較只有1個風險因素分別高出約3成6及8成。
三個月內3次蛋白尿陽性陽性 表腎臟有問題
另外,工會又表示,單次驗出蛋白尿也不一定代表患上慢性腎病,如果三個月內重複3次測試結果呈陽性,就代表腎臟有問題,需要做進一步檢查作診斷;惟但是次計劃驗出蛋白尿的參加者,只有36.5%接受進一步腎功能化驗,30.95%願意接受治療。
腎病科專科何仲平指出,糖尿病和高血壓是末期腎病的常見成因,估計每10個港人就有多於1個患有慢性腎病;香港每年有約1,600個末期腎衰竭新症,累計約12,400個末期患者需要洗腎或換腎。他又提醒,腎病早期並無病徵,往往確診時已屆中晚期;有研究指慢性腎病患者由第3期發展至末期平均只需約10年,若50歲時確診3期的患者,或面臨退休需要洗腎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