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夢想可望不可即?但幾名90後青年指只要努力亦可夢想成真。香港史上首面體操亞運金牌得主、今年25歲的石偉雄(圖左),曾遇挫折,在06年一次比賽頸椎受傷,手術後家人曾阻止繼續練習,過了家人的一關,2012年參加倫敦奧運會,因發揮未如理想,亦一度意志消沉,但他稱,只要有夢想,最終在2014年仁川亞運獲得金牌。
石偉雄自6歲起學體操,中三成為全職運動員,正向理想進發之際,卻於06年在昆明參加單槓比賽時,頸椎受傷,不要說做體操,單是走路亦要重新學習。他稱,傷愈後,家人擔心操練會導致傷患加劇,阻止他繼續練習,但他憑着對體操的熱誠,打動了家人。2012年參加倫敦奧運會,比賽前「心太雄」,一心想着獲得好成績,結果發揮未如理想,經歷一段消沉期,他重新調整心態參賽及反省,最終在兩年後的仁川亞運獲得金牌,石偉雄表示即使體操導致身體傷痕纍纍,但並無後悔,因為他認為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他寄語年輕人追夢要堅持才會成功。他將於今年8月再代表香港出征世界大學生運動會。
今年25歲的表演藝人何永亮(圖右),中二參加魔術興趣班,漸漸愛上魔術。他坦言,表演魔術因收入不穩定,家人亦勸他放棄,並找一份安定全職。他為生計,曾做過臨時演員、跟車及樓面等工作,但最終仍發現只有魔術令他有滿足感,亦有感可為他人帶來歡樂。
何永亮透露,中學時,曾在凌晨教授「隱青」變魔術,令他們重拾自信,重新踏入職場。他亦認為,時間可證明一切,只要做到最好,便不會再有人批評自己。
眼見學生壓力過大輕生,他冀與社福機構合作,舉辦魔術興趣班,希望透過魔術讓學生知道「世界仲有另一條路可行」,他亦勸年輕人不要為了完成周邊人的期望,放棄心中理想以及真正想做的事。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YMCA)即將出版新書《拾.夢.者——十位青年的拾夢故事》,包括收錄了石偉雄和何永亮的故事,期望透過10名青年人奮鬥故事,讓青年人反思成功的定義,勉勵他們堅持理想,讓夢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