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大樓周一受大批反修例的示威者衝擊後,部分設施嚴重損毀。立法會行政管理委員會昨早,召開特別會議商討情況,行管會主席梁君彥會後表示,認為秘書處的首要工作應是修復大樓設施,同意立法會於10月前不開會。另外,因無法開會,但財委會仍有逾40個項目待審,該會主席陳健波提出以書面傳閱方式審議部分項目,惟有學者坦言,現時社會對議會不信任,如以書面傳閱等不透明的方式審議,或會損害立法會權威。

(蘇文傑攝)

立法會會議廳經衝擊後,設施損毀。(資料圖片)
行管會成員昨早召開會議,商討立法會大樓情況。梁君彥在會後見記者交代最新情況,惟他甫步出大樓,便被約數十名市民叫罵「狙擊」,他在一片爭吵聲下稱,警方已完成搜證,大樓已解封,不過大樓內消防、保安及通訊設備受嚴重破壞。他又表示,行管會同意秘書處現時的首要工作應是盡快修復大樓設施,以期在10月內復會,但形容要趕及在10月如期復會困難重重,不應分散注意力另覓場地開會。他又表示,秘書處正進行臨時措施,包括加封圍板、修復電梯等,期望能於下星期盡快除下紅色警示,但相信部分公眾服務需停頓一段長時間。
部分會議室未有損壞
翻查立法會日誌,立法會原訂於下周三舉行休會前的最後一次大會,而財委會則定在本月19日為休會前最後會議日。換言之,立法會提早了兩周放暑假。陳健波指,會在下周向議員發信,詢問是否同意抽起部分沒有爭議的撥款項目,作書面表決。民主黨立法會黨團發聲明反對相關做法,指秘書處資料顯示,立法會有部分會議室完好無缺,當中包括可以容納全體議員開會的二號房,認為陳健波可先諮詢議員對撥款項目的意見,訂下先後緩急次序,在消防系統完成緊急維修後,盡快在立法會內舉行會議,通過有關項目的撥款。
部分民主派議員亦曾在民主黨發出聲明前,就相關做法發表意見。民主派會議召集人毛孟靜坦言,做法不能接受,會立下「好危險的先例」。新民主同盟范國威亦憂慮如這次使用書面傳閱審議撥款,日後會應用至其他情況。不過,民主黨黃碧雲則同意,以相關做法通過醫院擴建及公務員加薪等,與民生相關而爭議較少的項目,但後來改稱經商討後,覺得不可行。
港大社會科學學院講師丘梓勤指,書面傳閱一般需全數議員同意方可使用,而現時社會對立法會充滿不信任,立法會應先重新強化在市民心中地位,如以書面傳閱等不透明方式審議撥款,相信會進一步損害其權威,在目前政治環境下,通過書面傳閱審議的可能性不大。
難以界定「沒有爭議」
理大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鍾劍華亦表示,立法會是公開及受到公眾監察的平台,坦言「只要有一個議員有意見,都應該有個討論過程,否則議會就不是議會了。」他又指,難以界定甚麼項目是「沒有爭議」,認為一旦開了先例,以後要再用便「大條道理」,應小心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