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協助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圳陸路口岸將有連串新規劃。深圳市口岸辦公室周二表示,正計劃重建皇崗及沙頭角口岸聯檢大樓,並擬在「具備條件」的陸路口岸逐步實施「合作查驗、一次放行」模式,方便旅客過關。
該辦公室解釋,目前深港陸路口岸模式為「兩地兩檢」和「一地兩檢」,旅客需多次上落車和排隊,不方便且耗時較長,而國務院辦公廳早前到深圳調查研究時,提出5條「先行先試」政策,其中一條就是針對皇崗口岸重建,特別強調到重建後的皇崗口岸,查檢模式「一定要往前一步,要更大的創新」。
該辦公室稱,已就「合作查驗、一次放行」模式初步諮詢各相關單位意見,對方均表示願意為深圳作為先行先試示範區作出應有貢獻,惟當中涉及兩個問題,包括如何與香港方面做好銜接,特別是法律法規層面,而口岸查驗設施和設備的改建,亦需各單位共同研究和評估。
蓮塘口岸料第三季啟用
至於連接香港香園圍口岸的深圳蓮塘口岸,該辦公室表示,有關工程基本完成,已進入安裝設備階段,並有望第三季啟用,而深圳要把握蓮塘口岸啟用的機遇,發揮「一站式」通關模式的獨特優勢,形成香港與大灣區東部地區「一小時交通圈」的核心樞紐。
此外,該辦公室計劃調整現有陸路口岸分工,包括保留羅湖和福田口岸純旅客通關,以及深圳灣口岸貨物通關,但取消皇崗、文錦渡和沙頭角口岸貨物通關,讓東部跨境貨運統一由蓮塘口岸出入境,西部則由深圳灣出入境。

深圳計劃逐步推行「兩地一檢」。(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