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發局今午發布建議報告。(香詠倫攝)
金融發展局就完善強積金制度,今午發表《強制性公積金制度的未來路向》報告,主要提出5項建議,包括以稅務優惠吸引僱員增加自願性供款,冀退休後維持原有生活水平。金發局主席李律仁指,強積金設立近廿年,現正是探討改善制度的好時機。
為進一步發展強積金為有效的退休金第二基礎支柱,及提高自願供款水平,報告作出5項建議。
首先,設立和推行「積金易 (eMPF)」 這個中央平台,以減低行政成本,改善用戶體驗,有助提高成員的參與。報告建議平台應「大刀闊斧」推行,而非分階段實施,以免隨時間淡化潛在效益。
其次,強積金受託人或保薦人可向成員提供金融理財知識,並容許受託人就成員退休後選擇合適投資產品時,提供適當資訊及意見。
然後,改善強積金計劃的獨立管治和監察,報告建議提高受託人董事局,有關非執董的最低人數要求。而長遠而言,應參考投資基金業,增設獨立的管治監察委員會。
另外,更新《強積金計劃條例》賦予積金局更大酌情權及彈性,例如更新投資限制,不時納入合適的新資產類別及市場,以應對不斷轉變的投資環境。
最後,透過增加稅務優惠,吸引有能力的僱員提高自願供款,退稅優惠則以其自願供款與強制性供款合計,不超過其相關入息的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