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協青年違法防治中心今日(27日)公布一項研究顯示,參與研究的過半數邊緣青年受訪者中,過去一年曾參與不當工作,當中7成屬於違法工作,主要涉及黑社會或暴力、毒品,及滋擾或刑毀。
「青年從事潛藏危機或違法工作研究」結果,發現377名邊青服務對象中,過半數人(190人,50.4%)過去一年曾參與不當工作;當中七成(133人,70%)屬違法工作;以黑社會/暴力(54.9%)、毒品(45.1%)、滋擾/刑毀(36.1%)為主。另有三成(57人,30%)過去一年曾參與潛藏危機工作,以「派發有違法風險的傳單」(35.1%)、「睇場」(17.5%)及「借貸服務」(12.3%)為主;逾五成(54.7%)透過網上接觸到不當工作。同時參與潛藏危機及違法工作則佔一成九(18.9%)。香港青年協會青年違法防治中心提醒,如青年欠缺守法意識,容易在網上受人誤導,可能會誤墮法網。
五成參與不當工作的邊青來自健全家庭
研究亦發現,在190名參與不當工作的邊青中,部分來自健全家庭(53.7%)、非失業失學(91.6%)的青年。然而,不足兩成(18.9%)表示其家人知道他們外出時和誰在一起;逾兩成(22.1%)則表示會和父母坦誠談話。至於首次接觸不當工作的途徑,「三合會成員」佔四成一(41.1%);值得注意的是,透過互聯網、朋友、家人和同學亦佔五成八(58.9%)。其中,13歲阿欣來自健全家庭,但與家人關係緊張,又渴望揾快錢,朋輩影響下從事性相關的工作,最終因在工作場所打架而被捕,後來更發現自己染上性病,為免家人失望才「收手」。
結果指出,受訪邊青參與不當工作的原因分別是「容易搵錢」(62.6%)、「收入可觀」(42.6%)及「唔辛苦」(31.1%)。另外,逾四成青年沒有認真思考可能出現的法律刑責(42.6%),以及認為能夠逃避法律刑責(40.5%)。
互聯網已成為青年接觸不當工作的主要途徑
香港城市大學社會及行為科學系黃成榮教授表示,很多青少年出現偏差問題背後反映出一些更深層次問題,犯罪學理論經常用「一般化緊張理論」及「差別接觸理論」等來剖析偏差的成因。同時,青少年可能未能有效處理「探索自我身分」、「尋找自我價值」和「自我認同」等方面的壓力,而出現違規或犯罪行為。最令人擔心的是,他們抱著「鋌而走險」的價值觀,當欠缺正面引導及有效監管下,容易被犯罪集團利用。
青協青年違法防治中心督導主任李少翠指出,研究結果反映互聯網已成為青年接觸不當工作的其中一個主要途徑,互聯網傳播速度快、範圍廣泛為不法分子提供了更隱蔽的招攬手段。有些青年誤以為網絡世界無跡可尋,可單獨行事,卻低估了被捕風險,結果參與網上違法工作例如「起底」、「網上行騙」及「網上售賣色情相片」等。她亦留意到,不少青年即使有穩定上學或工作收入,依然抱有「少付出,高回報」的心態搵快錢。她建議加強全港中小學的守法教育,包括青少年防罪知識、正向價值觀、法治素養及公民意識,及早辨識高危青年,進行早期介入;同時加強家庭功能及青年正面支援,協助家庭建立良好關係,減少青年犯罪違規的機會;以及透過建立網絡安全校園與社區,提升青年的網絡安全意識和資訊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