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news_image/1575359376_lp.jpg?itok=0TesPHLW×tamp=1739077799)
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物安全中心今日公布,最近完成一項普及食品的專題調查,評估火鍋食物的食用安全。約310個火鍋食物樣本全部通過檢測。
中心發言人說:「香港市民喜歡吃火鍋。鑑於火鍋材料、佐餐飲品和醬料在製作過程可能會添加染色料、防腐劑和順丁烯二酸等食物添加劑,中心因此進行是次專題食品調查,適時為消費者及業界提供有關食品的安全資訊。」
化學測試包括染色料、防腐劑、順丁烯二酸及金屬雜質,而即食食品的微生物測試包括蠟樣芽孢桿菌、產氣莢膜梭狀芽孢桿菌、沙門氏菌及凝固酶陽性葡萄球菌。
發言人提醒公眾,食物安全是社會各階層的共同責任,食物供應鏈各環節均須執行安全措施,忠告業界不應接受超出生產能力負荷的訂單,並須遵從有關法例規定及符合優良製造規範,適當地使用法例准許的食物添加劑。收貨時,必須檢查食物和食物材料的質量。
發言人說:「享用火鍋時,亦應注意進食分量及營養均衡的原則。為減低脂肪攝入量,最好選擇清湯作湯底,因為它較骨湯、沙茶及麻辣湯底等含較少脂肪。先進食蔬菜然後才進食肉類,增加飽肚感,避免進食過量。此外,市民應多吃膳食纖維豐富的蔬菜,少食脂肪含量較高的肥肉及動物內臟,並盡量少用醬油及調味料。如火鍋產品附有營養標籤,應留意有關營養成分的資料,選擇脂肪、鈉和糖含量較低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