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疑#號開頭短訊冒認獲認證,通訊辦指或有人用無線電干擾器發出。(資料圖片)](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_webp/public/2025-02/WhatsApp%20Image%202025-02-14%20at%2017.24.00.jpeg.webp?itok=BJvM9w_o×tamp=1739578763)
可疑#號開頭短訊冒認獲認證,通訊辦指或有人用無線電干擾器發出。(資料圖片)
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近日接獲市民查詢,稱收到以「#」號開頭的短訊發送人名稱發出的懷疑詐騙短訊。通訊辦隨即聯絡當事人及與相關電訊商展開調查,不排除有不法份子使用非法無線電干擾器發出訊息,現正聯同電訊商及警方作進一步跟進。
另外,通訊辦呼籲市民必須時刻保持警覺,不應隨便開啟短訊內的超連結、披露個人資料或轉帳金錢,以免蒙受損失。市民如收到相關可疑短訊,請即聯絡通訊辦2961 6333或警方提供有關資料,以便跟進。
登記制可攔截偽冒短訊
短訊發送人登記制於2023年底推出,旨在協助市民識別短訊發送人的身分,打擊短訊詐騙。只有已登記成為「已獲認證的發送人」的公司或機構,才可使用其以「#」號開頭的發送人名稱發出短訊,而電訊商會攔截由非已獲認證的發送人透過互聯網發出的偽冒短訊。一般而言,發訊機構必須向通訊辦提交申請及所需證明文件,經審批後方可成爲「已獲認證的發送人」,並使用「#」號發出短訊。通訊辦網站已列載已登記成為「已獲認證的發送人」的公司或機構於「短訊發送人登記冊」內,以供市民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