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經濟新聞》中國分社社長高橋哲史(Tetsushi Takahashi)發表評論文章,指隨著示威在香港持續,年輕的示威者高呼「我們不是中國人」,中國人的「反香港」情緒亦日漸加深。
評論指出,雖然特首林鄭月娥月初已撤回《逃犯條例》修訂草案,但香港的示威浪潮未有停止,並已進入第16個周末,寫上「赤納粹」(Chinazi)及「我們不是中國人」等字句的標語及海報,在香港隨處可見,年輕人不視自己為中國人的想法亦相當普遍。
中國人透過社交網看到事態發展,感到被冒犯,有網民問及對香港人的感覺時,留言充斥認為香港人自大及輕視內地人的回應;港人在示威活中揮動美國國旗,進一步令中國人感到自尊受損,他們認為正值中美貿易戰,港人向美國求助是背叛祖國。
評論又稱,香港於1997年回歸中國時,GDP佔中國的18%,當時中國人認為港人有著「特殊」地位;隨著中國經濟不斷增長,現時香港GDP只佔中國的3%,北京、上海及深圳的經濟模範亦已比香港大,內地人不明白為何財富上已與港人看齊,但港人仍然覺得自己優越得多,令他們的「反香港」情緒加深。
不過,高橋哲史認為,香港作為外資切入點的作用,對中國的經濟增長仍然重要,但對香港態度軟化的話,又會惹起內地人不滿,故對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為首的中國領導層來說,如何處理香港問題是愈來愈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