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2018-05-31 06:00:00

{史思識} 中國文學寶庫極為珍貴

分享:

中國的文學作品豐富,除了令人神往的詩詞歌賦外,小說類的文學作品也極引人入勝,不單只是人們的消閒娛樂之選,也是不少人深究鑽研的對象,例如《紅樓夢》便引申至紅學,不論是文字、人物,甚至建築和服飾等統統都有研究。當然,這些小說作品自然成為不少戲劇作品改編的對象。

 

說起紅樓夢,黎耀祥(祥仔)認為,內地確有不少以《紅樓夢》為題的戲劇,雖然不同劇組都有努力嘗試,但能夠演繹原著神髓的又有幾何?正因為《紅樓夢》的文學成就很高,加上前人開始不斷有紅學研究,把當中蘊含的精髓細節,以及本身表達的角色與階級衝突,甚至作品當時反映的政治世界,能夠真實呈現出來,絕對是困難無比。

不消說《紅樓夢》,兩岸三地都喜愛的金庸和古龍的武俠小說,可能已被改編不下百次劇集和電影。但改編就是改編,好比金庸迷會把改編過的作品「剖驗」一番,幾乎對所有不忠於原著的情節都大加撻伐。至於古龍的作品,內裡的意境令人無限想象,單單是一柄劍,可以怎樣才能用忠於原著的感覺表達出來?而且書中文字,可以千言萬語來形容,甚至是鉅細無遺,可是電視或電影哪來時間拍一柄劍拍得可以令觀眾有此感覺呢,只是定鏡拍兩秒,隨時令觀眾悶得睡著,故此文字與影像是有不能逾越的鴻溝。

至於能夠多引入一些如莎士比亞般的作品,製作劇集或電影,祥仔指莎士比亞寫的本身就是劇本,所以在改編及搬上舞台時,需要修改的地方不多,由改動到公映需時不用太久,可是中國的作品大多是小說形式,並非劇作,於是改編的難度大得多。

不過,雖說《紅樓夢》要改編,保留原著精髓難度很高,卻也不一定不能做到。其實好像《西遊記》,這個故事不知改編了多少次,比較近似原著的劇作也有,只是截取部分來擴編的也有,甚至是像日本的《龍珠》,借用孫悟空來二次創作也大受歡迎。

此外,《三國演義》這個膾炙人口的作品,發展可謂難以置信。《三國演義》的電視劇、電影作品頗多,更重要是愛讀此書的日本人眾多,於是不單有漫畫版本,也有林林總總以三國為題的電子遊戲,不論令玩者可以代入做君主,目標是統一中國,也有些是操控三國時期的傑出人物,趕赴沙場殺敵。讓中國文學作品發揚光大,劇作和電影並非唯一出路,其實也有很多藍海可供開拓,在乎創作人的心思。

【限時激減】800 amFUN 2盒!1200 amFUN 4盒!

新谷酵素益腸活酵素限時激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