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大嶼山醫院第一期工程被揭發問題多多。(資料圖片)

有病房用作擺放雜物。(審計署圖片)
公立醫院迫爆問題遲遲未解決,卻有醫院無「地盡其用」,任由丟空。審計報告揭發,北大嶼山醫院由啟用至今,仍有兩成樓面面積空置或未作預定用途,有病房更變身成儲物室;主要醫療設備同被批評未有充分利用,有7項設備使用率低於預期,有部分保養期更屆滿,擺放多年從未使用。
審計署檢視醫管局對公立醫院工程項目的管理,包括北大嶼山醫院第一期工程,有關工程早於2012年12月落成,醫院大樓的總樓面面積有13,729平方米,當中大樓內空置或未作預定用途的面積佔兩成、達2,867平方米,有關地方原用作病房、飯堂、廚房及日間手術中心。不過,審計署今年中實地視察,發現有病房用來放置雜物,亦「改裝」成健身室供病人做物理治療。至於原作飯堂的地方,因4年前沒接獲承辦商投標經營,至今仍丟空。
電動床輪椅已過保養期
除了醫院大樓未有充分利用外,醫療設備亦沒妥善運用,院方以逾3,200萬元購置10項主要醫療設備,審計署翻查去年的使用數據,當中有7項的使用率低於六成,其中有價值過百萬元的X光機於去年使用率僅6%;另有電動床、輪椅及血壓計等多套醫療設備,自13年採購後便從未使用,甚至已過了保養期。醫管局辯稱,日後若維修及保養同類設備,可將上述設備視作後備,惟審計署認為,需採取措施善用這些醫療設備。
對於醫院丟空足足兩成樓面,審計署建議,院方要研究將有關地方作更佳用途,以及重新探討提供飯堂膳食服務的可行性,並為現有空間作過渡性安排。醫管局表示會研究,如在空置地方舉辦員工或病人活動,飯堂則會於今年第4季重新招標。
明愛醫院錯估造價增5億元
另外,明愛醫院第二期重建計劃因醫管局錯估工程成本,令金額由12.181億元飆升至17.196億元,增加41%,主因是建築成本上升和價格調整準備增加。而新建的醫院大樓及復康園地的工程完工日期分別延遲了27個月及43個月。審計署認為,醫管局在未來推展醫院工程時,需採取措施確保工程費估算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