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終審法院就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洩露試題案的判決,對「不誠實取用電腦」作定義,取用電腦是指他人電腦,不應包括屬於被告的電腦。據知,律政司早前暫緩處理約15宗以同一控罪的已提堂案件,包括「補習天王」蕭源涉文憑試泄題案,的士司機涉嫌偷拍及發布女乘客哺乳照案。
本身是律師的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涂謹申認同法院的判決,批評律政司多年來濫用「不誠實取用電腦」的罪行,做法「太懶」,以為可以無限擴展有關罪名,促請當局應盡快針對電腦科技,重新檢視法例。他說,歐美等國家已更新相關法例,律政司可作參考。
本身是大律師的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郭榮鏗認為,今次判決正好提醒律政司,日後不要再無限擴大法律條文,以達致某些社會效果。
本身是律師的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周浩鼎希望律政司應盡快因應今次判決,考慮修改不誠實取用電腦罪行,或作其他修例或作新的立法處理。
法律學者的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梁美芬表示,案件反映現時法例有不清晰之處,她同意「不誠實取用電腦罪」不能成為「萬能key」,建議律政司修改現時的刑事罪行條例,有更清晰的條例處理洩露試題,否則不能成功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