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2021-09-30 04:30:00
日報

13歲數學神童江誥綸跳級入城大 母冀加強資優生培訓資源

分享:

本港再有資優尖子跳級,獲大學破格取錄。年僅13歲的江誥綸憑英國高考(GCE A-level)中數學、化學及物理科A級,加上國際英語水平測試(IELTS)8級佳績,獲城市大學工學士智能製造工程課程(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取錄。開學一個月,他對自己跳級入大學未感壓力,自覺待人友善,與同學話題亦主要圍繞學術等,不感到有代溝等問題。誥綸母親認為,發掘孩子資優潛能十分依賴父母陪伴及觀察,又冀當局多加資源推廣培訓和發掘資優生。

誥綸2歲半已懂得乘數,更把乘數表背誦如流,5歲時已能快速心算雙位數乘數。誥綸母親補充,兒子最大興趣是數學,任何時間也不放過,當其他小朋友食飯時間圍著枱四圍轉,誥綸則坐下計數。誥綸亦十分有好奇心,例如兩、三歲時見到一隻蟻,就已經會問「全世界又幾多隻蟻?」反映他好奇心重,求知慾強。6歲時,他獲安排接受韋氏兒童智力量表(IQ Test),得到150分總評分。除此之外,誥綸亦擁有其他資優特質,包括每完成一課數學,會主動翻看之後的課程;7歲已能應付6個小時的筆試,顯示有很強專注力。他又會主動尋找網上閱讀資源,更付月費訂閱,可見誥綸除本身能力高外,亦有追求卓越的態度,均屬資優生特質。

不過,誥綸母親認為,兒子的資優能力在中、小學時並未獲得適切栽培。她指誥論在幼稚園至中學學習期間,經歷多次跳級,6歲入讀小一,之後小五完成後,11歲跳級讀中一,之後再跳級上中三,但每每仍覺課程太淺。父母為找到更合適的學校栽培他,去年透過網上搜尋,才得知浸大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為其中一間資優教育衛星中心,並接觸到總校長陳偉佳及首席副校長廖詠琪等校方代表。廖詠琪指,在首一、二次見面,誥綸可清晰闡述自己的目標,希望盡快完成中學課程,入讀大學接受挑戰,於是准誥論以12歲之齡入讀學校的中五,並為他提供升學支援。誥綸原打算完成中六課程後再負笈海外,不過因疫情關係出現眾多變數,於是在港升學,體驗大學生活,將來再考慮海外升學。陳偉佳補充,學校有多項措施識別及協助資優生,包括測試、面試工具、心理諮詢、家長傾談等,了解是否適合跳級,或制定具體支援,如設計上課時間表、升學諮詢等。

跳級入大學未感壓力

誥綸對目前就讀的課程感有趣,認為課程涉獵到智能工程、電腦科學等,與經濟及工業4.0等世界發展需要十分貼合,現時打算繼續鑽研,再觀察向哪個方向發展。對於跳級入大學,雖然語文不是擅長部分,但語文能力也達大學水平,因此未感到別具挑戰,學術能力也與同學相近,沒有代溝。自己亦待人友善,也喜愛下棋,可藉此結識有共同喜好的朋友,未有人際關係方面的壓力。

浸大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作為資優生的孕育地,誥綸的師兄何子駿也有驕人成就,2018年以15歲之齡入讀英國牛津大學。作為同樣跳級入大學的師兄,子駿也與同學相處不錯,但笑言唯一問題是「人地可以落Club我落唔到」。子駿向誥綸分享,入到大學總有十分擅長社交的同學希望結識他,建議誥綸多與人相處。

父母嘆行冤枉路

誥綸父母坦言,對安排誥綸入讀王錦輝中小學感「相逢恨晚」,直言感到「行咗好多冤枉路」。本身是小學教師的江母指,本港教育制度對資優教育支援並不足夠,更認為對比SEN(特殊教育需要)學生所獲的資源,資優生可能只及百分之一。她提到,誥綸從幼稚園起因各種原因已多次轉校,包括有學校和老師未能了解資優生特質及需要。她憶述誥綸很小已懂得背乘數表,曾申請數學課到圖書館自修,但也不獲批准,誥綸學習得不到滿足,在課上玩擦膠卻被責備;又例如資優生特別愛發問,在常規學校中,部分老師或感煩厭,甚至不懂得回答而感不高興,因而資優生被誤解視為作出「唔好嘅行為」,她坦言若資優生缺乏啟導者或伯樂,或抹煞資優生的才能。她亦認為當局欠缺資優資源推廣,舉例指去年始知道浸大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為其中一所資優教育衛星中心,亦不知道另外為哪兩間學校,認為相關宣傳並不足夠。

對於發掘資優生才能,誥綸母親認為重點是父母伴陪及觀察,指即使工作更忙碌,也把所有時間貢獻子女,從中觀察其喜好,從中發掘他們的專長。她也認為須帶同子女多擴闊眼界,同時把握時機給予任務,例如到北歐旅行時,曾讓誥綸記住那些車站名字。他感到挑戰之餘,亦從中發現到誥綸有驚人記憶力,也是發現資優特質的方法,繼而為他找尋適切的支援,滿足資優生的學習特殊需要。

誥綸父母嘆覓合適學校走了很多冤枉路。(俆炯晞攝)

誥綸父母嘆覓合適學校走了很多冤枉路。(俆炯晞攝)

誥綸有信心融入城大校園生活。(受訪者提供)

誥綸有信心融入城大校園生活。(受訪者提供)

左起:江誥綸、陳偉佳及何子駿。(俆炯晞攝)

左起:江誥綸、陳偉佳及何子駿。(俆炯晞攝)

13歲數學神童江誥綸跳級入城大 母冀加強資優生培訓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