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出牙伴隨的不適感,或使嬰孩「扭計大哭」,有家長會選擇給予嬰兒牙膠咬嚼,換取一時「寧靜」。不過消費者委員會發現,市面牙膠未必安全,隨時構成嬰兒健康甚或性命風險,測試中有2款牙膠或致嬰兒窒息;最貴的1款產品樣本驗出可致癌物超標逾8倍;另有一款所含液體牙膠微生物量超標逾339倍。
消委會測試市面20款嬰兒牙膠,當中13款非液體、7款含液體。其中香蕉型的「Edison mama」Kamikami Baby Banana末端過小,未能通過歐洲相關標準,有機會吞入或過度深入喉嚨致窒息,而且此牙膠不耐咬,與「ange」Giraffe Teether同樣未能通過美國相關法規,兩者在承受18個月或以下嬰幼兒的咬力後出現破裂並產生細小部分,同樣有導致窒息風險。海關早前行動中,從4間連鎖百貨店及1間批發商檢獲3款含共1,095件懷疑未符合《玩具及兒童產品安全條例》,當中937件為有導致窒息危險的牙膠,提醒家長須立即停止讓嬰兒使用。
測試又在最貴的樣本「Nuvita」Romeo Natural Massaging Teether 7020(售139元)中檢出可亞硝化物質總遷移量達0.94mg/kg,超出歐洲相關標準逾8倍,可在胃液酸性環境下轉化成可致癌的亞硝胺化合物;「SKIP HOP」清涼安撫牙膠部分部件亦檢出同類化合物,但符合標準且致癌風險較低。
含液體牙膠全部通過結構及耐咬測試,但「Clippasafe」Water Filled Teether 34/6-Ice Cream檢出好氧性微生物總量每毫升34萬CFU,超出歐盟相關指令339倍,亦檢出腸道菌超標及含銅綠假單胞菌,或致嬰兒感染、腸胃炎,甚或其他嚴重併發症。代理商表示該產品已下架。消委會研究及試驗小組主席譚鳳儀表示,若牙膠完整無損,父母毋須擔心,但提醒高溫處理牙膠或存放在低溫環境也有機會使其外層破損,致內含液體流出,應按廠商指引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