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名長者於5及6月墮「猜猜我是誰」電話騙案,涉款逾150萬元;警方指,詐騙集團為減低受害人戒心,以數百元報酬作招徠家庭主婦及學生,安排他們上門收取騙款,警方調查後,鎖定兩名負責收款成員,並於前日採取行動,拘捕一名16歲男學生及一名39歲孕婦。

警方將疑犯帶署調查。

盧建邦交代案情。
警方在5及6月分別接獲一名77歲男子及89歲婦人報案,指收到不明來電,對方在電話中佯裝為其家人,訛稱因刑事案被捕拘留,需要大額保釋金;其後,更安排同黨到受害人住所收取騙款。兩名長者未有懷疑下,交出11萬及112萬元,直至與家人談及事件,才得知受騙報警求助。
西區警區刑事部人員接手案件,翻查大量閉路電視及深入調查,鎖定兩名上門收款詐騙集團成員;於前日時機成熟下,分別於銅鑼灣及天水圍拘捕一名16歲男學生及一名39歲孕婦。懷疑涉案孕婦更牽涉另一宗於5月13日在將軍澳發生的電騙案,她當時亦是擔任上門收款的角色,騙取約28萬元。
警方將繼續調查兩人是否牽涉更多騙案及騙款去向。據了解,被捕人收取約500至1,000元報酬。西區警區刑事部總督察盧建邦稱,電騙集團用金錢利誘家庭主婦及學生上門收取騙款,以減低受害人戒心。他續指,被捕人士角色只負責上門收錢,但警方會針對這類型的騙案向法庭申請加刑。他指,暑期將至,不少學生或趁機賺取外快,家長應教導子女,避免他們被不法之徒利用。警方重申,任何人如觸犯香港法例《盜竊罪條例》「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罪,最高刑罰為監禁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