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食中食油幾乎必不可少,消委會測試市面50款食油樣本,發現近九成半(47款)檢出1種或以上有害污染物,近六成(29款)含致癌物「環氧丙醇」及「縮水甘油脂肪酸酯」,當中「SuperFoodLab」純正椰子油和「御品皇」純正花生油驗出量超出歐盟標準;「御萬家」百分百純正粟米油驗出致癌物苯並[a]芘超出歐盟標準。消委會指,基因致癌物沒有容忍標準,攝入量愈少愈好;不過食安中心回應測試,指結果顯示所有油樣本正常情況食用不影響健康,並符合目前香港法例要求。
致癌物「縮水甘油脂肪酸酯」是油脂在超過攝氏200度脫臭加工過程中形成,會在胃腸道內被水解並釋放環氧丙醇,而環氧丙醇屬基因致癌物。歐盟就相關植物油和脂肪產品訂定每公斤最高含量1,000微克縮水甘油脂肪酸酯,而SuperFoodLab純正椰子油檢出每公斤1,100微克、御品皇純正花生油則檢出每公斤2,000微克,超出歐盟標準分別一成及一 倍。
測試又發現「御萬家」百分百純正粟米油及百分百純正花生油2款食油檢出致癌物苯並[a]芘,雖符合香港行動水平及將實施的修訂規例,但當中粟米油驗出每公斤2.1微克苯並[a]芘輕微超出歐盟標準(每公斤含2微克)。
初榨橄欖油及冷壓油理論上生產過程不會使用高溫和其他化學物,不過,今次測試中的14款初榨橄欖油中,仍有「Palermo」檢出每公斤570微克環氧丙醇;「Prolife Organic」及「CanBest」聲稱冷壓生產的茶籽油檢出環氧丙醇分別每公斤560及670微克。雖正常食用不構成健康風險,但產品可能經高溫處理,或受非冷壓油污染,當中可能涉違《商品說明條例》,資料轉交海關跟進。塑化劑測試中,有七成樣本(35款)檢出塑化劑,當中「Gallo」特級初榨橄欖油檢出的1種塑化劑達每公斤11毫克,超出食安中心行動水平和歐盟上限(相關塑化劑含量每公斤不多於9毫克)。消委會指,塑化劑長期進食或影響動物生殖系統發育,歐洲食物安全局訂定,每日可耐受攝入量為每日每公斤體重0.05毫克,以1名60公斤體重人士為例,長期每日食用Gallo超過0.9公斤才超出限量,因此一般食用不構成健康影響。
3款食油無污染物
50款食油僅得3款完全沒有檢出污染物,包括「Carbonell」特級初榨橄欖油、「Primo」葵花籽油及「Showa」芥花籽油。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表示,基因致癌物吃得越少越好,所以沒有容忍值,而今次測試中僅得3款產品完全找不到污染物,形容情況不理想,並顯示生產食油過程非不可能產生有害污染物,消費者也可盡量選擇污染物較少樣本。她又指,健康飲食,不攝入太多油健康風險不高,並建議市民選購較少不飽和脂肪酸及反式脂肪酸產品;烹調選用合適煙點食油。
營養標籤方面,「Grove」牛油果油飽和脂肪酸含量測試結果高於標示值22.6%;「Monini」葡萄籽油沒有標示反式脂肪酸;「寶鼎Tripod」純正粟米油和「Wesson」大豆油反式脂肪酸測試結果未達標示為「0」要求。「Monini」葡萄籽油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測試結果低於標示值23.5%,4款測試結果低於標示值31.4%至85.7%。另外,「Primo」Organic Sunflower Oil Cold Pressed檢出脂肪酸比例營養標籤值差異大;「Essential Waitrose & Partners」葵花油脂肪酸譜差異大,顏色和質感不同。「駱駝嘜」花生特級食油產品名稱只顯示「花生」,但成分表第一位是菜籽油。相關資料已轉交食安中心跟進。
食安中心回應調查,指結果顯示所有油樣本正常情況食用不影響健康,符合香港法例要求,就2個產品涉嫌違反相關標籤規例,中心會提出檢控,除1個產品已沒在市場出售,已抽取餘下產品作跟進檢查。海關則正分析1款初榨橄欖油及2款菜籽油,如有發現涉違抵觸《商品說明條例》會採取適當執法行動。
御品皇:產品符本港法例要求
「御品皇」代理商指產品符合本港法例要求。「SuperFoodLab」代理表示塑化劑結果沒超出食安中心行動水平。「御萬家」分銷商提供檢測報告,指產品縮水甘油含量較消委會測試結果低,認為兩者檢測方法不一及實驗室檢測有偏差。「寶鼎」代理商指,天然反式脂肪含量生產過程中有變化,為確保標籤資料準確,已即時將有關貨品下架,自行抽取其他樣本予認可化驗所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