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2024-10-25 04:31:47
日報

am專題|天才背後的努力 體育能兼顧學業 跳遠小將林銘夫:我要做文武全才運動員

分享:
跳遠 精英運動員 林銘夫

林銘夫感謝大學獎學金的幫助,令他能夠兼顧運動與學業。

2023年3月,林銘夫出戰中學生涯最後一場學界田徑比賽,躍出了7.89米的驚人距離,刷新了2014年香港U20跳遠紀錄(7.73米)。這位僅玩了一年多跳遠的小將,變成田徑場的「天才」,除了獲體院取錄為精英運動員外,今年還考入香港大學。作為香港體壇冉冉升起的新星,林銘夫打破了坊間認為頂尖運動員必定「讀唔成書」的誤解。然而他的一手「好牌」,是否源於他是「天才」的專利?
 

精英體育事務委員會主席 鄭景亮

精英體育事務委員會主席鄭景亮King Sir。

短跑轉跳遠 鄭景亮King Sir:
小時候的運動 不一定最終開花結果

「真的不覺得自己是天才,只是自己一直以來所建立的,從跳遠展現出來而已。」林同學在接受專訪時謙遜地說。他小學時接受短跑訓練,惟升中後發現自己競爭力不及同學,故放棄操練。他憶述,「中五暑假跟朋友打籃球,發現自己彈跳很有力,而疫情緩和時學界比賽又復辦了,於是小試牛刀,報名參加跳遠比賽。」中五始接觸跳遠運動的他,訓練僅兩個月便達到體院U18的標準(6.82米),正式展開跳遠生涯;22年晉級世界U20跳遠錦標賽決賽,以7.57米排名第九;去年更打破香港U20跳遠紀錄,成為體壇熱話。

林銘夫是否跳遠天才?看過這些佳績,香港精英體育事務委員會主席鄭景亮King Sir認同他的成就,但強調才能並非無中生有,必須通過運動引發出來。「田徑項目講求爆發力,林同學從過往訓練的助跑鍛煉出來,加上男同學往往要到18、19歲發育期後,才能判斷得到他是屬於力量型還是速度型運動員。」King Sir續指小朋友在小時候參加的運動,未必是他們最後站在頒獎台的運動。「要發掘天賦,尋找具潛質的苗子,運動普及化相當關鍵。我會鼓勵家長讓小朋友多接觸不同運動,並透過其中培養他們的解難恆毅力、自律、時間管理和抗逆韌性的能力,讓年輕人獲得全人發展。」

adblk6
林銘夫

林同學坦言操練和上課的時間表排得密密麻麻,全靠自律和毅力去分配。

港大收生及國際生交流事務總監 嚴志堅

港大收生及國際生交流事務總監嚴志堅教授。

運動非唯一追求 獎學金支持追求學業

對於林同學來說,跳遠並非他唯一的追夢舞台,他選擇兼顧升學,憑藉優異成績獲得李兆基基金成立的香港大學李兆基頂尖運動員獎學金,入讀港大攻讀工商管理學,打破坊間對精英運動員須犧牲學業的誤解。港大收生及國際生交流事務總監嚴志堅教授表示,40萬港元獎學金可資助像林同學這類大學生運動員負擔學費,「我們亦鼓勵學生利用獎學金去支持他們海外交流與運動發展。」訓練兼顧學業,嚴教授指校方明白他們升學後須面對時間管理的問題,「學校提供彈性時間讓其完成學位,如訓練甚至比賽影響他們課堂時間,我們會提供錄影,也會叫同學幫忙抄寫筆記。」該獎學金設立3年以來,已經幫助了20位運動員持續進修學習。「所謂『天才』是給予你一個機會,如果不努力把握,是不會有任何成果的!」難怪他決心運動和學業兼顧,做到文武全才。

中學生 運動訓練

恒基地產支持運動普及化,舉辦活動為中學生提供免費運動訓練課程。

社會有心企業 協助發掘「天才」

「天才」都要有機會,才可以被發掘。近年香港好多有心企業為運動界出錢出力,給予機會提攜與培育年輕運動員。例如恒基地產積極支持運動普及化,為年青人提供學習及親身體驗的機會,培養他們對運動的興趣。今年暑假,恒基地產便舉辦「Breaking New Ground.突破恒常界限」活動,為中學生提供免費的運動訓練課程,包括平時較難接觸的類別,如劍擊、滑浪風帆等。此外亦舉辦精英運動員分享會,讓年輕人發掘對體育的興趣,啟發、鼓勵他們打破常規,勇敢追夢,開發無限可能。

立即更新/下載AM730手機APP 體驗升級功能

全新會員積分獎賞計劃 打開App進入會員專區體驗升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