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藝術館(當時稱為「大會堂美術博物館」)於1962年在大會堂高座誕生,其後在1991年遷到現時尖沙咀的館址,2015年閉館進行大型翻新及擴建工程,至2019年年底以全新面貌重新開放。為慶祝60年的發展,藝術家林偉雄及余志光特別為香港藝術館設置一組簡潔而矚目的外牆藝術作品。同時,在維港對岸的香港大會堂,亦設有另一組外牆藝術作品互相呼應,象徵藝術館與大會堂自1962年建立至今的微妙連繫。
觸控屏幕與館藏精選互動
為慶祝藝術館成立60周年,館方特意委約香港藝術家吳子昆,創作一組多感官體驗和以空間為本的數碼藝術裝置,以互動形式呈現從藝術館四大館藏衍生出來的另類風景,打破觀眾既有的賞析焦點,讓他們將注意力放在藝術品之上,自由探索館藏的不同面向。觀眾可透過觸控屏幕與館藏精選互動,為藏品注入動態演繹。裝置激發觀眾思考如何從不同的語境框架下,欣賞及理解藝術。
重現廣州購物街
旅客喜歡到香港shopping,但原來18至19世紀期間的廣州才是真正的「購物天堂」!「廣州購物誌──18至19世紀外銷藝術」展覽,道出廣州當年作為中西貿易集中地的點滴。1757年,清政府為便於管理,下令關閉廣州以外的所有通商口岸,只留廣州一口通商,直至1842年鴉片戰爭結束為止的八十餘年間,廣州是全中國唯一一個寬待洋人出入的口岸。洋人在每月特定的日子,可在一名通事(翻譯)陪同下外出遊玩。
展覽重現位於城外西南方珠江河畔的十三行商館區內有多條繁盛的購物街,售賣各式手工藝珍玩、零售茶葉、土產、酒食等,以外國商人為目標顧客。展覽展示不同種類的外銷藝術藏品,呈現當時廣州購物天堂的風貌,還邀請本地動畫師崔氏兄弟製作動畫及互動投影,讓觀眾展開一段充滿歷史和藝術氣息的櫥窗購物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