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要保持穩健增長,減低地緣政治因素威脅,維持對外開放政策非常重要。行政會議成員、前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任志剛表示,《十四五規劃綱要》第12章「暢通國內大循環」和第13章「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已經清楚訂明國家經濟發展的大政方略,金融就是資金融通,扮演服務經濟的角色,從而取得增長發展,香港作為國家的國際金融中心,在助力國家金融支撐經濟發展上,自然肩負起重要角色。
任志剛指,香港的角色就是助力國家打通國內的資本流動和協助人民幣國際化。在「一國兩制」下,如何打通本地和內地兩個制度的資本流動渠道,管理好風險,還要將人民幣離岸市場推向資本市場,正是香港發展金融的關鍵。香港要充分發揮「一國兩制」的優勢。「一國兩制」獨一無二,在金融領域上代表香港和內地擁有兩個金融體系,可以為國家服務,可以在兩個金融體系之間取長補短,和創造協同效應,提升資金融通的穩定性、可靠性、多元化和效率,更好地助力國家經濟發展。
香港扮演內地與外地資金融通橋頭堡
面對百年未見大變局,金融霸權主義抬頭,金融武器化趨勢,和具破壞性的國際游資充斥,任志剛認為國家開放資本項目管制的進度要加倍小心。不過,內地經濟發展到現階段,亦有必要繼續讓集資者和投資者走出去,分別將融資和投資的渠道,在國際層面多元化。
香港正好繼續扮演試驗場和橋頭堡,擔當內地與外地間資金融通的主要場地。所以,香港需要助力國家,積極將互聯互通渠道多元化,擴容量、增流量、豐富產品,讓內地和外地的投融資雙方更廣泛參與。他又指,《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穩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堅持市場驅動和企業自主選擇,營造以人民幣自由使用為基礎的新型互利合作關係」。香港如何使用在港的人民幣並沒有限制,例如可以用來買賣股票,人民幣便是變相在離岸市場中,在資本巿場上自由運用。
今年6月港交所(388)正式引入了港幣——人民幣雙櫃台的交易模式,進一步發揮香港獨特的金融基礎設施,希望未來可以逐步擴大,並讓人民幣不單在交易媒介的功能上,亦開始在財富儲存的功能上,成為一個真正的國際貨幣。
爭灣區金融機構業務暢通 增投資彈性
此外,香港金融體系應該充分參與「金融內循環」,在金融領域,破除妨礙生產要素市場化配置的體制機制障礙,任志剛相信,重點是促進內地與國際雙循環,令資金流通更暢順,並同時把握粵港澳大灣區機遇,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破除制約經濟循環的制度障礙,推動生產要素循環流轉和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有機銜接」。他又指,現時互聯互通渠道中的額度管理、項目管理和單位管理,都是好的風險管理手段。在大灣區使用有效的「閉環管理」辦法,實施「五通政策」,即容許在大灣區內:(1)跨境資本流通;(2)貨幣兌換暢通;(3)貨幣跨境流通;(4)金融機構可跨境辦理資金融通;和(5)金融基礎設施跨境聯通,是值得考慮另外一個辦法。如果能夠爭取到在大灣區的金融機構,例如銀行,存款和貸款業務可以在大灣區內暢通進行,投融資及集資活動的彈性便會大幅增加,創造更多業務機會。
他總結指,香港若要保持國家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必須擁有處理人民幣交易的能力,並推動人民幣國際化行一大步,助力國家金融支撐經濟發展達到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