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news_image/1484250336.jpg?itok=qF639nnf×tamp=1739238824)
近日天空總是灰灰沉沉的,讓人想起平日在新聞看到的,中國內地被霧霾籠罩的片段。詎料看到一些市民行山時拍的照片,裡面的天空分成上下兩截,上截是無雲的藍天,下截則是如被黑紗披著的香港——景象就跟被霧霾籠罩的內地城市一樣。
適逢「香港街馬」在霧霾的日子舉行,當天的空氣質素指數是8,污染屬「甚高」水平。而諷刺的是,環保署正好在1月8日,即「香港街馬」當天,罕有地發新聞稿作出健康忠告,表示當空氣污染指數屬「甚高」時,一般市民應減少戶外體力消耗,以及減少在戶外逗留的時間,而馬拉松肯定是極之消耗體力的戶外運動。
更諷刺的是,由廣東省環境監測中心、香港環保署、澳門環境保護局以及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合作的「粵港澳珠江三角洲區域空氣監測網絡」,半年前才發布2015年的監測報告,指珠三角洲的空氣質素持續改善。筆者當然不是以今日的情況去評論報告是否準確,但必須指出的事實是,之前的改善已經付諸東流,現在的空氣質素的確急轉直下至單憑肉眼都看得見的程度。
儘管國家有疆界,制度有分別,但不同地方的人民抬起頭時,看見的都是同一片天空,呼吸同樣的空氣。無人能夠做甚麼去阻隔污染的空氣飄移到另一個地方,唯一能夠做的,只有減少污染。這是香港和內地政府都必須努力和持續做的工作。
文:立法會(法律界)議員郭榮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