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2024-05-09 07:30:00

智慧生活丨促進科研轉化 釋放應用潛力 應科院勇奪23獎項 揚威第49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

分享:
應科院在第49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上勇奪23獎項,成績斐然。

應科院在第49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上勇奪23獎項,成績斐然。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簡稱:應科院),鼓勵科研成果轉化及落地應用,積極參與國際創科盛事,揚威海外。於上月第49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上,應科院更囊括23個獎項,成績備受肯定。本屆獲獎項目緊貼創科熱門議題,包括新質生產力、5G應用與車聯網等,助力香港於新型工業化提升產能、智慧永續城市建設等,貫徹應科院使命,開創香港競爭新世代。

主席李惠光:「政產學研」又一肯定  行政總裁葉成輝:促進生態圈協作

本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上,應科院勇奪23個獎項,當中包括1項「評審團嘉許金獎」、6項「金獎」、10項「銀獎」及6項銅獎,為港增光。應科院行政總裁葉成輝博士於日內瓦接受獎項後表示,「香港科研實力雄厚,我們的項目在國際舞台上廣受歡迎。應科院致力促進創科生態圈上中下游協作,冀能加速本港智慧城市發展。」應科院董事局主席李惠光工程師說,「感謝國際評審肯定了我們推動科研成果轉化的努力,我們會繼續推動更多『政產學研』交流及合作,把握機遇協助特區政府推動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以下為大家介紹的部分獲獎項目,涵蓋智慧城市、新型工業化、感測及人工智能,以至綠色科技等領域,大多是有效提高生產力和促進可持續發展的解決方案。

adblk6

評審團嘉許金獎:「寶石眼」寶石鑑定儀助中小企辨別真偽

今次榮獲「評審團嘉許金獎」殊榮的「寶石眼:寶石鑑定儀」,是陳振忠及團隊的發明。他表示,鑒於坊間專業寶石鑑定服務收費不菲,中小企未必能負擔,希望設計便攜式寶石鑑定儀,讓普通員工隨時隨地應用。「儀器尺寸猶如首飾盒般大小,利用長短波紫外光檢測技術,透過照射後的變色反應,來快速區分天然鑽石、人工鑽石與其他透明寶石(如鋯石、立方氧化鋯與尖晶石)。」他指儀器可無線連接手機,將檢測影像與經AI分析後的報告即時傳送,方便檢測人員即時查閱和保存數據。他續指,項目甚具商品化潛力,珠寶展買家或金飾店職員能輕鬆應用儀器,更比傳統肉眼檢測專業可靠,難怪獲國際評審一致好評。

榮獲「評審團嘉許金獎」的「寶石眼:寶石鑑定儀」,是陳振忠及團隊的發明。 利用長短波紫外光檢測技術,透過照射後的變色反應來快速區分寶石真偽。

金獎項目:微塑料篩查有助保持潔淨水質

同樣涉及高昂成本的還有食水檢測,最近社會「走塑」呼聲愈來愈高,大眾明白塑料污染嚴重,已令食水和海洋充斥肉眼無法察覺的微塑膠顆粒,它們可以通過食物和飲料直接進入、或經過海洋生物吞服間接進入人體,從而導致各類健康問題。王乃祥與團隊了解這些微塑料體積太小,無法從污水處理廠過濾去除,故研發高光譜成像的微塑料篩查儀器。在檢測過程中,先以試紙過濾水樣本,再把試紙經顯微高光譜成像的螢光反應,快速篩查和識別細小至10微米的微塑膠顆粒。「再利用大數據算法,即時分析這些微顆粒是來自PE、PET、PVC、PS等不同塑料,協助判斷污染規模甚至源頭。」他續指由於儀器便攜式設計,方便水質檢測人員隨意到不同河澗或海域進行工作。「只要配合手提電腦有線連接,最快半分鐘內即知可靠檢測結果。」

王乃祥及團隊發明便攜式微塑料篩查,有助保持潔淨水質。 只要將水樣本經濾紙過濾,透過高光譜成像的螢光反應識別不同的微塑料。

金獎項目:IndustriNet 5G讓智能工廠普及

國家主席習近平最近於兩會上倡議「新質生產力」,強調以信息化帶動,智能及數碼化、高技術含量來促進新型工業化及智能製造,旨在透過科技加快生產速度,簡化製造過程和提升效率。要令到智能工廠普及應用,5G網絡驅動數據傳輸尤其關鍵。「然而,這些生產線很多時牽涉精細且關鍵的工序,在遠端遙控操作的情況下,絕不容許有任何不確定性的網絡延遲,如網速緩慢或『塞車』導致工序出錯等,激發我們聯同深圳國家重點實驗室—鵬城實驗室共同研發具備『確定性無線通信』的智能機械臂。」團隊成員張建軍指,IndustriNet 5G結合5G和時間敏感網絡,有效解決5G網絡的非確定性延遲與可能的信息丟失缺點,使其成為更安全可靠的工業網絡。他補充,「現時位於將軍澳創新園的先進製造業中心(AMC)計劃在下一代智能產線升級中試行此技術,用以解決目前他們遇到的不同工業廠商設備之間工業通訊協議不能相互兼容的問題。」

張建軍(右)及團隊研發IndustriNet 5G,引入「確定性無線通信」技術。 該智能機械臂能夠自訂精細關鍵工序,有助智能工廠的發展。

金獎項目:多模態感測器影像融合技術助力車聯網發展

談到應科院一大核心科研貢獻,必定是無人駕駛技術與車聯網應用。本屆發明展獲得金獎的正是能夠協助車聯網增加AI辨識度和安全駕駛的「多模態感測器影像融合技術」。研發該項目的王至函稱,用於低品質影像增強的多模態感測器影像融合技術,使用多模態感測器實現弱光、眩光、煙霧等惡劣環境的影像增強效果。「能夠將紅外線熱(IR)影像和三原色光(RGB)影像結合互補,為監控、救援、輔助駕駛等應用場景大為所用。」他續指IR影像無法提供呈現立體的環境色彩,RGB影像則存在辦識主體誤差,而將兩個影像結合,可提供更可靠的成像,有助AI更精準識別環境,採取更及時的反應,尤其合適於車聯網應用。

adblk7
王至函及團隊將多模態感測器影像融合技術,尤其適合於車聯網應用。 將IR影像和RGB影像結合互補,為監控、救援、輔助駕駛等場景大派用場。

(特約)

立即更新/下載AM730手機APP 體驗升級功能

全新會員積分獎賞計劃 打開App進入會員專區體驗升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