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布,計劃從10月起,進一步降低股票類業務最低結算備付金繳納比例,將該比例由現行的16%調降至平均接近13%,並正式實施股票類業務最低結算備付金繳納比例差異化安排。官媒《證券時報》隨後亦引述業內表示,冀「提振投資者信心」。以下亦為讀者解讀措施帶來的影響。
料放水300億人幣救市
官媒《證券時報》引述業內人士估測,措施會向市場釋放300多億元人民幣資金,是落實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的舉措之一。
官媒:提振投資者信心
同時,《證券時報》報道又指,措施實施後,結算參與人的股票類業務最低結算備付金繳納比例,最低可由現行的16%調降至13%,有助於鼓勵結算參與人及客戶盡早完成資金交收,進一步提升證券公司及基金管理人等市場機構的資金使用效率,強化結算風險管理的精細化水平,提升市場資金使用效率,降低市場成本,助力提振市場信心。
解讀中國結算「降準」
今次「降準」,即為降低股票類業務最低結算備付金繳納比例,意思指,內地證券公司未來在進行股票類業務時,需要繳交的備付金金額將減少;至於備付金,則為是證券公司,按照規定預先繳付某比例的資金,用於彌補客戶交易可能產生的虧損,或償付客戶交易的買賣方。
而綜合各方資料,是次降低最低結算備付金繳納比例,將會對內地證券公司的經營帶來以下影響:
- 降低資金成本:
降低最低結算備付金繳納比例,能減少公司內部資金成本,提高證券公司經營效率。
- 刺激股票交易:
能夠鼓勵更多投資者(散戶)參與股票交易,增加A股市場流動性,變相製造更多交易,間接帶動證券公司交易量和手續費收入。
- 提高槓桿效應:
證券公司能使用更多資金進行證券交易,以加強槓桿效應,從而增長盈利機會,相反亦有風險,因交易出現虧損,或會導致更大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