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行(圖)將利用金管局平台,在港招標發行票據。(資料圖片)
【利 弊 論 述】 中國人民銀行與香港金融管理局簽訂合作備忘錄,人行將利用金管局的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CMU)債券投標平台,在香港招標發行票據,但發行細節將另行公告。市場普遍認為人行用意在於完善離岸人民幣債券孳息曲線及穩定匯率,不過亦有業內人士質疑此舉變相提供渠道將港資金抽走,更不排除會引發港匯大幅波動。
陳德霖:完善離岸市場收益率曲線
人行與金管局上周四簽訂《關於使用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發行中國人民銀行票據的合作備忘錄》,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指,人行票據可進一步滿足離岸人民幣市場對優質和高流動性資產的需求,尤其期限較短債務工具,並完善離岸市場收益率曲線及鞏固香港作為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地位。
人行票據是人行向商業銀行發行的短期債券,目的是減少商業銀行可貸資金量,從而達到調節市場流動性的目的。香港並不是人行首個海外發票據地點,早在2015年10月人行已首次「出海」在倫敦發行50億元人民幣票據,被指是為當年11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宣布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鋪路。至於在岸市場,人行上一次發行票據已為2013年,近年以回購及MLF(中期借貸便利)等工具操作。
在上周五離岸人民幣隔夜拆息即市一度抽高至逾10厘,午後即大舉回落;離岸人民幣更一度抽高至6.8247兌一美元,惟期後再掉頭。港匯上周五一度升穿7.8兌一美元水平,創下15年來最大單日升幅。
學者指有利本港債市發展
市場普遍意見認為,人行這一步有助鞏固本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及進一步加強本港債券市場的發展,是利港措施。東亞銀行(023)高級外匯市場策略師葉澤恆說,以國家級離岸發債,長遠來說,將增加本港人民幣需求及有利債市發展,相信日後其他國家的央行會提高人民幣作為外匯儲備的比重,預期將吸引他們來港認購人民幣國債及票據等。
城市大學商學院客座教授陳鳳翔說,此舉有助香港發展全面的孳息曲線,由於現時在港發行的債券年期普遍較短,欠缺較長年期的債券,如20、30年期。是次人行有意來港發票據正有利本港發展孳息曲線,加上屬「國家級別」,亦有助本港債券市場的發展及這是人民幣國際化一部分。分析指人行票據如以具規模、有節奏地發行,意味市場中將出現一個具有指導意義的離岸人民幣利率定價體系,可豐富離岸人民幣衍生產品市場。
人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金融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馬駿早前曾指,人行可以票據調節離岸人民幣流動性,穩定市場預期,保持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分析員指,一旦離岸市場出現較為明顯的人民幣沽空,發行票據可提高離岸人民幣市場利率水平,以增升沽空人民幣成本,穩定市場。
業界陰謀論 成抽走港資金渠道
但另一方面,有業內人士質疑,倘中央有意在港抽走資金,實質運作上,人行的票據就可以作為其中途徑。他假設有中資企業經銀行將巨額人民幣兌換港元,並以外匯形式回流內地,而手持巨額人民幣的香港銀行倘有意兌換回美元或港元,部分機構或會安排到上海或深圳做外匯,但倘若有中資金融機構以人民幣升值潛力等原因,將本來兌換外匯的行動改為持有人行票據投資,則變相香港一方本來要回籠的資金,便要暫時落空。他估計上周五港匯大抽升,與巨額兌換港元行動有關,擔心若美國聯儲局本周再加息,企業掉頭將港元兌成美元,則會引發港匯大幅波動,並憂慮相關風險會蔓延股票市場,「就好似98年一樣,立體進攻」。
不過,上海商業銀行財資研究部主管林俊泓發表報告指,市場有意見將港匯及港元拆息波動矛頭指向人行擬發票據的論點是「難以接受」,指今次並不是人行首次在海外市場發行人民幣票據,再者人行票據以人民幣結算,但被指牽連港元息口同步攀升是難以理解。他認為今年波動從季節性因素、如中秋臨近及季末粉飾櫥窗等可得到合理解釋。
瑞銀料人民幣未跌夠 或見7算
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亞太區外匯分析師陳得能對傳媒指,人民幣未來仍走弱,或見「7算」,而人行亦已出手試圖穩住人民幣匯率,從提高沽空人民幣成本及重新啟用逆周期因子等,反映人行不樂見人民幣進一步走弱,一旦美元出現另一輪全面漲勢、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再度升溫或中國經濟活動急劇下滑,將推動美元兌人民幣再次走升,故維持美元兌人民幣見「7算」預測。
人民幣兌一美元中間價昨報6.844,按日跌83點子,而人民幣兌一美元在岸價曾報6.8844,跌273點子;離岸價曾報6.881,下滑239點子或0.35%,見約1個月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