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傳內地私募巨頭化身「假外資」,南下赴港以高槓桿操作A股。(資料圖片)
內地股市近期每日成交不時超過1.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但據報背後牽涉「假外資」。
據《券商中國》引述一名香港基金經理消息指,業界近期流傳一個消息,稱有兩家百億級的內地頭部量化私募基金,利用在香港的牌照,用5倍槓桿融資,運用對沖策略,在A股市場頻繁買賣內地A股和指數期貨。
翻查紀錄,自8月20日之後的15個交易日當中,外資總計淨買入金額近600億元,總成交金額高達2.2萬億元。
內地量化私募基金巨頭高頻交易A股
報道稱,A股成交量被放大,不得不提外資的「功勞」。不過,原來現時A股市場的外資主力,並非海外基金,而是在本港拿到牌照的內地量化私募基金巨頭。
消息進一步解釋指,這些基金巨頭正正看上了在本港槓桿率水平,可遠高於內地兩融;而資金成本,則遠低於內地水平。故此,才會利用高槓桿手法,去高頻交易A股。而相關高頻交易頻率,需每周轉換一次所有股份。當中融資利息低於2厘,估計今年回報率約三成。
報道認為,相關指控可能性是存在,但質疑未必普遍,又擔心增加市場風險,監管亦未必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