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地今年增長目標在5%左右,惟瑞銀料僅3.4%。(資料圖片)
中國成為美國關稅戰的重要戰場之一,亦因而令大行紛紛下調內地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預測,且愈降愈悲觀,當中瑞銀更將今年增長預測由4%,大降至3.4%,明年則料3%,為大市中最低。摩根士丹利亦將內地今年增長由4.5%,降至4.2%,並相信內地下半年將推出1萬億至1.5萬億元人民幣的救市措施。
內地年初將今年GDP目標定在5%左右,惟近月已有多間大行預料難達標。
對美出口或降三分二
瑞銀指,關稅對內地出口的衝擊是前所未有,並引發經濟重大調整。按目前稅率,未來數季對美國出口料降三分之二,或拖累GDP增長2個百分點或以上,不過由於目前關稅政策仍有重大不確定性,因此估計預測的誤差範圍大。另外,瑞銀又預料2025年及2026年內地的平均物價指數、即名義GDP與實質GDP比率,會錄得負數。
該行又預計,中央將會推出刺激內需的措施以應對關稅衝擊,並估計中國人民銀行最快本月會下調政策利率及存款準備金率(RRR),幅度至少30至40個基點。
至於大摩則指,內地今季增長下調幅度或最大,會按季減0.7個百分點,至4.4%,及至第四季按季減速會降至0.3個百分點,至3.7%。該行預料,中美在未來數月會啟動貿易談判,關稅稅率降至34%為最具操作性水平。
預料擴大以舊換新
大摩又指,內地或在下半年推出1萬億元至1.5萬億元人民幣救市措施,當中或包括擴大以舊換新等支持消費政策,以及加強基建及投資等。同時,大摩又預期人行將會降準50點子及減政策利率15點子。另外又估計內地當局或會提早在本季宣布2萬億元人民幣刺激措施。
除瑞銀及大摩外,高盛早前亦將目標由4.5%降至4%;花旗亦由4.7%降至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