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 港 吸 金】 將是首隻以「同股不同權」方式來港上市的小米,招股計劃進入直路,其估值或進一步縮減至630億至680億美元(約4,914億至5,304億港元)。另外,中國召車平台滴滴出行亦擬以該方式來港上市,最快下半年「開車」,或先觀望小米招股反應,其估值高達700億至800億美元(約5,460億至6,240億港元),較小米高約11%至17%。
內地傳媒指,小米將於未來兩周開始上市推介,上市前並已敲定基礎投資者名單,包括中國國資、新加坡投資公司GIC及中國人壽(2628)等,並由小米創辦人兼董事長及行政總裁雷軍親身拜訪每間基礎投資者。
小米被下調估值合理
至於小米估值,市場有不同估計版本,自傳出招股消息以來,有估計其估值最高達1,000億美元(約7,800億港元),甚至2,000億美元(約1.56萬億港元),本月初外電引述消息人士稱,小米招股估值或介乎600億至700億美元,其後《華爾街日報》則料700億至800億美元,如今進一步縮減至630億至680億美元。對於有傳小米正以630億至680億美元估值招股詢價,但雷軍親自回應,指消息屬謠傳。
有市場人士認為,此前1,000億美元目標估值過於進取。亦有證券業人士認為,小米下調估值為合理策略,「如果公司不是真缺錢,想要做好市值管理和投資者關係,定價低一點是合理的策略」。市場人士指,小米業務發展、商業模式展開形態還未達至成熟、穩定形態,降低估值原因可能包括其定位和業務現狀不完全一致、過於樂觀等等。
滴滴擬下半年來港上市
另外,傳滴滴出行擬下半年來港上市,不排除採用「同股不同權」架構,出售股份估值約550億美元,目前滴滴股東包括Uber、蘋果公司、騰訊控股(700)、阿里巴巴、百度等。另外,最新消息指阿里巴巴旗下金融科技「獨角獸」企業螞蟻金服已確定AH同時上市,最快今年下半年登場。
摩根大通全球股權資本市場業務主管Liz Myers對內地傳媒指,投資者更關注IPO在未來帶來的可觀回報,相信中美貿易摩擦不足以影響投資者,亦希望參與投資高增長的中國新經濟公司。她稱那些未有實現盈利、高增長公司,在本港IPO估值並不低於美國市場,相信是吸引中國公司傾向於來港上市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