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解碼
2024-06-28 07:30:00
日報

健康解碼|心臟衰竭可由冠心病誘發 四大支柱藥物 減病徵與死亡風險

分享:
健康解碼|心臟衰竭可由冠心病誘發 四大支柱藥物 減病徵與死亡風險

健康解碼|心臟衰竭可由冠心病誘發 四大支柱藥物 減病徵與死亡風險

心臟衰竭的成因眾多,而冠心病是其一,然而冠心病早期常無明顯病徵,臨床上不少個案,病人往往在出現胸口翳悶或心絞痛才驚覺病情嚴重,惟此時心臟功能很可能已大受影響,甚至已有心臟衰竭的問題,有心臟科專科醫生指,心臟衰竭可對生活質素構成重大影響,如有懷疑應及早接受診症與治療,透過多重藥物治療,可助延緩病情惡化。

五十五歲的洪先生(化名)過往沒有患長期疾病的紀錄,豈料去年身體檢查時,發現其三條冠狀動脈明顯堵塞,心臟發大,並確診心臟衰竭。他好奇,為甚麼心臟機能下降,竟然毫無先兆。主診醫生再與他詳細傾談,始發現原來他一直有氣促問題,只是疫情以來慣常戴上口罩,他以為喘氣是因受口罩影響,沒有理會。最終,他需要接受通波仔手術,再服用治療心臟衰竭的藥物,心臟機能才有所改善。

Ad Block

心臟科專科醫生盧家業表示,洪先生的個案,其實是許多心臟衰竭病友的寫照。心血管病變是導致心臟衰竭的成因之一,當血管被堵塞、令血液流動受影響,心臟就需要更大力度泵血,久而久之,便會加重心臟負荷而功能下降。此外,心瓣疾病及心肌病變等也可以引起心臟衰竭。

 

心臟衰竭易被患者忽略

不過,為甚麼部份患者即使心臟機能下降,也未必意會到呢?盧醫生解釋,心臟衰竭早期的症狀的確不太明顯,即使患者感到氣喘,多以為是肺部功能有事,直到病情轉趨嚴重,連行路運動也感氣促,才意識到問題所在。部份患者更可能出現腳踵、疲倦乏力,更有機會因此入院及增加死亡風險。

Ad Block

正因如此,盧醫生提醒,如出現疑似病徵,市民應及早接受診斷以免延誤治療。其中,心臟超聲波檢查能夠準確診斷患者是否患上心臟衰竭,並能將其明確分類為「收縮型」及」「舒張型」以助制訂治療方案。盧醫生又指,近年病人亦可透過抽血檢驗名為「NT-proBNP」的指數,作為醫生的診斷參考,指數愈高,代表心臟衰竭的機會愈大。

要避免心臟機能持續下降,盧醫生指先要將致病因素消除,再透過藥物延緩惡化。以洪先生個案為例,他需要先進行「通波仔」手術,令血管流動回復正常,繼而服用治療心臟衰竭的藥物控制病情。

Ad Block

 

排糖藥物治療心臟衰竭

根據「歐洲心臟學會」最新指引,治療心臟衰竭可一併使用「四大支柱」藥物作為基礎,包括ACE抑制劑/ARB/ARNI、抗鹽皮質激素MRA、β受體阻滯劑、以及SGLT2抑制劑。盧醫生表示,這種組合治療方案,能減少心臟衰竭的病徵,以及病人的入院風險及死亡率,其中SGLT2抑制劑可將透過小便將過多糖份排走,不僅有助控制血糖水平及體重,同時對控制心臟衰竭及腎病也有幫助。

而洪先生接受治療前的射血指數僅有30%,反映心臟衰竭程度頗為嚴重,療程後相關指數回升至50%,有明顯好轉。盧醫生認為,很多患者以為「心臟衰竭是好大件事」,但其實是指心臟功能開始退化,如果發現得早,心臟功能一樣可以回復正常,最重要是盡早對症下藥。

Ad Block

 

備注:

盧家業醫生提醒,治療心臟衰竭有不同方案,各有其成效及副作用,患者應與主診醫生商討,選擇最合適的方案。

心臟科專科盧家業醫生

心臟科專科盧家業醫生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