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患者有可能需接受手術切除腫瘤及腸道,但完成手術後,醫患仍未能鬆懈。外科專科醫生周文寶指出,「人體腸道內有數以億計的細菌,而這些細菌有可能在手術期間暴露出來而感染傷口。數據顯示,大腸癌患者出現手術部位感染(SSI)風險最高可達三成。」當患者的傷口受到感染,而未有及時使用殺菌範圍較廣泛的廣譜抗生素及早治理的話,或會併發敗血症,甚至器官衰竭而致命,因此預防及管理SSI是進行腸道手術的一大關鍵。
手術部位感染(SSI)是指術後30天內手術部位出現感染,周文寶解釋,傷口類型劃分為4個級別,只要手術範圍牽涉到呼吸道、食道和腸道等位置,因這些部位本身就帶有不同的病原體,即使沒有發炎,該傷口已屬於第2級的清潔污染(clean-contaminated)類別,與1級的清潔(clean)傷口,譬如切除粉瘤手術的傷口相比,較易受到感染。
SSI成因眾多
幸而隨科技進步,現今大腸癌手術大多以微創方式進行,因開腹手術傷口太大而出現SSI的風險。但如果患者在術前已出現腸癌的併發症,例如腸穿孔、腸阻塞等情況,考慮到手術的安全性,醫生會建議進行傳統開腹手術。
周文寶提到,「撇除開腹手術傷口較大,SSI風險較高外,如患者癌症期數屬較後期、營養不良、患糖尿病或已併發炎症和積膿等問題,同樣會增加受感染的風險。」因此,在進行大腸癌手術前需採取措施預防受到感染,以免延長患者治療時間,甚至危及性命。
預防措施至為關鍵
為了將感染風險降至最低,醫護人員會在手術前密切留意患者的血壓和血糖指數,若患者術前已有感冒發燒等病徵,便會將手術推遲。周文寶表示,「針對大腸癌患者,醫生會在術前處方瀉藥和口服抗生素,以減低出現SSI的風險。」
術後感染可致敗血症 須及時控制
當患者在術後不幸受感染,除了最明顯的發燒警號外,如屬於表層傷口受感染,傷口會發紅和流膿,患者需要拆線、放膿及清洗傷口;如果受感染的位置較深層,例如腸道接駁位出現滲漏而導致的感染,則需要進行電腦掃描或抽血檢測發炎指數,以找出受感染的源頭並加以處理。
周文寶補充,「在處理SSI的同時,即使尚未知道患者受到哪種細菌感染,醫生會先處方抗菌譜較廣闊的廣譜抗生素,控制感染,直到取得種菌報告後再對症下藥。」若然該細菌可被廣譜抗生素所殺滅,患者便毋須轉藥;但若患者受感染的細菌帶抗藥性,便需要轉用能針對該抗藥性細菌的抗生素。周文寶最後提到,如患者出現SSI卻未有及早發現並處理,有可能併發敗血病,甚至危及性命,因此不應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