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長者抑鬱情況日趨嚴重,坊間也不時發生涉及長者或照顧者的悲劇。有長者不堪照顧壓力和面對至親相繼患病或離世,不幸患上抑鬱症,卻同時要隱瞞病情免令長輩擔心,多重夾擊一度想過尋短,最終堅持下去並覓得專業協助。有專家指出,很多因素都會導致長者抑鬱,關懷對他們非常重要,又稱社區如能建立支援網絡,有助長者和照顧者「唞下氣」。記者:羅庸軒
患有抑鬱症的61歲「煩高」(化名),近年先後面對父親和自小疼愛他的叔叔離世,他的妻子隨後更在短時間內確診癌症和逝去,面對重重難關和打擊一度使他出現尋短念頭。自此他要獨自肩負照顧九旬母親責任,要努力隱瞞自己患病和妻子離開的事實,「佢知(我有病)會好大鑊,有啲事發生咗阿媽已經受咗刺激,再嚟多次刺激佢頂唔順㗎,佢頂唔順我都頂唔順㗎。」
信守對妻子承諾堅持到底
煩高受訪期間,每當談起與妻子生前的相處點滴,都不禁落淚。他憶述自妻子離世後的首個生日「過得好辛苦」,自己當日在街上漫無目的閒逛,再到妻子生前愛光顧的滷水店,「食咗平時阻止佢食嘅食物……覺得係一種連繫,代佢食。」他對亡妻的思念豈止兩人之間的特別日子,「之後個中秋節都係出街流浪……基本上依家每晚都喊。」在妻子離世前,煩高曾經答應對方不會「做傻事」,因此至今仍然信守承諾。
籲「跳出嚟睇睇」別信當下感覺
香港神託會創薈坊是社會福利署資助的24間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之一,煩高現正在中心接受跟進,他直言其實最重要是他人陪伴和諒解,又說當人感到不快最自然會想到結束生命,但當刻的心情狀態並非真實的自己,呼籲大家要「跳出嚟睇睇」,不要相信自身第一身感覺,「只係你想逃脫當時最苦惱、最苦困嘅狀態,你唔係想死。」在中心有社工跟進後,煩高稱自己的情況已好轉不少,認為抑鬱和不快情緒都可以透過傾訴發洩出來。
已跟進個案約7個月的註冊社工陳家樂稱,中心有過來人與煩高傾談和分享感受,透過陪伴和關心抒發感受,得到治療效果。創薈坊高級服務主任洪經綸指,中心目前有約2,000名會員,當中有五至六成為抑鬱症患者,其餘較多的包括思覺失調等;年齡分布最多為50歲以上人士。
冀增撥資源加人手
洪經綸觀察到,社區對精神健康支援的需求愈來愈大,中心社工平均每人跟進40至50宗個案,若政府能夠增撥資源以增加人手,便可有更多空間和更貼心地關顧會員。他指,現時服務對象會分為高危、次高危和普通情緒需要,人手不足時只能集中處理高危或次高危,「多啲人手可以普及啲回應不同需要個案」,從而改善社區精神健康問題。
身兼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委員的香港神託會服務總監黃宗保指,長者患上抑鬱的主要因素包括自身有長期病患,或對家人、朋友和伴侶的離開或離世,甚至同住子女遷出等。他續稱,中心現時有夥拍地區康健中心,全方位處理精神健康病人的「身、心、靈」。他認為,對抑鬱症患者而言關懷很重要,希望社區能夠建立互助支援網絡,如福利、照顧服務等,使病人和照顧者也可以「唞下氣」,「照顧(別人)係一個長時間,要365日、24小時喺度照顧佢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