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2024-09-05 04:31:54
日報

香港故宮最後一期明代人物畫作展覽 20套珍品四分一屬一級文物

分享: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舉行「故事新說──故宮博物院藏明代人物畫名品」,展覽從北京故宮博物院珍藏的繪畫瑰寶中精選了81套(97件)明代人物畫珍品,當中14套(16件)為國家一級文物,展品分四期展出。最後一期於昨日起至11月30日舉行,合共20套全新珍品,當中5套為國家一級文物。

香港故宮 《臨蕭照高宗瑞應圖》

《臨蕭照高宗瑞應圖》。(香港故宮圖片)

香港故宮 《王公拜相圖》

唐寅的《王公拜相圖》。(香港故宮圖片)

5套一級文物,包括仇英(約1494–1552年)的《臨蕭照高宗瑞應圖》;此圖原作又名《中興瑞應圖》,傳為南宋(1127–1279年)畫院待詔蕭照所繪,內容為宋高宗趙構受命為天子的諸多祥瑞故事。原作據載有12段,各附南宋重臣曹勛所書讚詞。《臨蕭照高宗瑞應圖》為仇英臨本,現存四段,有圖無文。另一件一級文物為唐寅(1470–1524年)的《王公拜相圖》,為明中期重臣王鏊應詔出山時,唐寅為其踐行而繪。圖中王鏊身着官服,端坐於馬車內;在3名僕童的伴隨下,馬車緩緩由深山駛出。山道崎嶇,似在暗示王鏊出山任重道遠。其餘3套一級文物仇英和唐寅均名列「吳門四家」,二人之師周臣(約1460–1535年)的人物畫《明皇遊月宮圖》、倪端(活躍於十五世紀中晚期)的《聘龐圖》以及曾鯨(1564–1647年)的《葛震甫像》。

其他重點展品包括丁姓畫家(活躍於十六世紀早期)的《五同會圖》,描繪明中期五位蘇州籍高官在京城雅集的場景,後人可藉此了解明代官員交遊的情境。明代晚期畫工所繪北宋的《清明上河圖》,則大體沿用北宋張擇端原作的構圖與畫法,但畫中建築、城郭、橋樑以及人物活動等則融入了明代蘇州城的部分實景,借用傳統畫題表現當時社會生活,觀眾可藉此了解明代江南風物。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副研究員蔣方亭表示,過去三期明代人物畫展均受觀眾歡迎,今次有四分之一的展品屬國家一級文物,比例非常高。而人物主題是其中最能說故事的畫類,希望可吸引訪客欣賞中國古代書畫。

adblk5

3個月的展期結束後,文物將送返北京故宮博物院,「休眠」一年以作更好保存。蔣方亭表示,書畫文物均非常脆弱,相對其他展品對溫度及濕度等更敏感,故這些文物能成功來港展出確實難能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