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15-04-13 06:00:00

不過度活躍的ADHD

分享:

醫療資訊愈來愈發達,很多家長都聽過「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ttention Deficit / Hyperactivity Disorder, 簡稱ADHD)。不少人對ADHD的印象,就是孩子坐不定、跑來跑去搗蛋。可是6歲的小熙(化名),其實不太活躍,反是經常發呆,或是魂遊太虛。因此小熙在學校並沒有甚麼行為問題,只是成績很差,上課聽不入腦,天天都漏帶課本,永遠做不齊功課。學校看見小熙的學習困難,建議父母帶他見醫生,當醫生診斷小熙患上ADHD時,他的爸媽抱有一些懷疑。

「小熙不算過度活躍,而且他看電視的時候十分專注,一看就是幾小時。他真的患上ADHD嗎?」小熙爸爸不太明白。

其實ADHD的病徵包括「多動」、「衝動」、「專注力不足」三大範疇,小熙主要的病徵集中在專注力不足,因此時常心不在焉。而對於一些不太需要專注力的活動,例如看電視,小熙就可以呆坐很久,產生可以專注的假象。

 不少有ADHD病徵的孩子都被誤會為「頑皮」、「懶散」,若果不及時醫治,不單影響學業,也影響孩子的社交發展和自信。幸好透過行為訓練,輔以藥物治療,小熙的病情迅速得到改善,他可以專心上課,也主動參加活動,多了朋友,自信漸漸增強。因此如果懷疑孩子受ADHD影響,一定及早尋求專業診斷。

作者為精神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