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社會學和醫學,自由與穩定,是否存在矛盾而不能夠並存?在人體眾多關節中,肩關節一直被譽為最自由的關節體系,卻最容易因外來創傷而出現脫位。
出現脫位的肩關節,是指由肱骨頭和肩胛骨盂窩所組成的盂肱關節(Glenohumeral Joint)。它屬於球窩關節,但盂窩淺小,以犧牲絕對穩定來換取高度自由。而它周圍的軟組織,包括盂唇、靭帶和控制它活動的肩旋轉肌袖(Rotator Cuff Muscles),則圍繞着它以防脫位。肩關節能做到前屈、後伸、內收、外展、內旋和外旋,並合成的旋轉動作,而肩旋轉肌袖亦同時發揮着動態穩定作用(Dynamic Stabilizers),令上肢靈活自如,伸手無遠弗屆。
然而,肩關節容易在球類運動期間,當舉起手臂,做出外展和外旋姿勢的那一刻,受碰撞而令肱骨頭出現前方脫位(Anterior Dislocation),不再與盂窩接合。當脫位後,傷者的肩膊會立時出現畸形、劇痛和無力,並開始逐漸腫脹。傷者需以三角巾或另一隻手,承托受傷的手臂,然後立刻求醫。醫生會檢查傷勢,排除腋神經或血管因移位而受壓,並以X光來確診,和評估移位有否造成骨折,如肱骨大結節和盂緣邊圍骨折。
讓肩關節脫位後盡快回歸本位,是治療的首要任務,一般可在靜脈注射止痛藥和鎮靜劑後完成閉合復位(Closed Reduction)。復位後痛楚會近乎消失,但肩關節需以固定帶來限制活動約數星期,讓組織創傷得以復元,才逐漸加入關節活動等復康治療。如及後出現復發性或多方向脫位,便需要照磁力共振作詳細檢查,並接受手術來修補軟組織撕裂和骨缺損,以重建肩關節的穩定。
關節的兩面猶如一種互動的關係。高度自由和相對不穩定,是肩關節與生俱來的獨特之處,不屬矛盾,而是取捨。當有一天,肩關節能夠在創傷脫位後成功復位,彼此便應該珍惜這段失而復得的關係。讓它重回正軌的同時,仍保留着昔日享有的高度自由,好叫它安穩自如「五十年」,不易患上「五十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