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news_image/1542575224_3N.jpg?itok=iI5XwM2v×tamp=1739080177)
冠心病主要有三種,分別是穩定性的冠心病、急性的冠狀動脈阻塞及隱性的冠心病。類別不同,治療方法也不一樣。
穩定而有徵狀的冠心病患者,一般在運動時會感覺胸痛、氣喘。患者可先接受跑步心電圖、電腦掃描、磁力共振、核子掃描等,甚或是介入性導管檢查以確診病情。治療方面主要是服用他汀類藥物及血小板抑制劑。當血管阻塞情況嚴重或病情不受控制的時候,醫生會建議做「通波仔」手術,但目的主要是減少徵狀,而非提升存活率;反而長期服藥及改善生活習慣更重要。
急性冠心病發則不一定在運動時發生。患者大多會感到胸口劇痛,並有暈眩、冒汗、作嘔等徵狀。當懷疑自己或旁人冠心病發時,切勿乘搭的士,須盡快召喚救護車。冠心病發者很有可能在送院途中惡化,如醫護人員在場可即時救援處理。
治療方案一般是使用藥物控制病情,如處方血小板抑制劑及薄血藥,以降低血液的凝固能力,避免血塊繼續形成;如病情嚴重,醫生會用血栓溶解劑或為病人進行「通波仔」手術,恢復冠狀動脈暢通。
至於完全沒徵狀的隱性患者,服藥及改善生活習慣最重要。除了戒煙、飲酒適量及常做運動,有研究顯示,每日睡眠少於6小時或超過8小時,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比一般人高,也因此建議維持健康的睡眠時間。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心臟病系列之二)
作者為港大內科學系臨床助理教授奚小嫻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