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節令,陽氣潛藏、陰氣盛極,人體也應順時閉藏,以養腎精。在養生的原則上,我們應盡量減少陽氣的消耗,保養精氣,養精蓄銳。在日常生活上須做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早睡晚起、注意保暖、適量運動,避免過度勞累。
冬至,這時節的特點是陰濕、寒冷,陽氣潛伏於人體內,人體對能量和營養的需求增多。在飲食方面宜少食辛燥發散之物,少食寒涼黏膩食物,脾喜溫惡寒冷,食物過寒,容易損傷脾胃。宜多食溫養陽氣的食物,例如肉類(羊肉、雞肉、牛肉)、芝麻、栗子、木耳、黑豆等,肉類有燥熱溫腎補陽之效,注意別溫補太過,過於肥甘厚味,飲食不化容易上火、發胖。
《內經》:「早臥晚起,必待陽光。」意思是要早睡晚起,待陽光出現才外出活動。寒冷的氣候下,寒傷陽氣,自然界陽氣不足,人體容易出現陽氣不足的現象,陽氣不足易感到精神不振、嗜睡、畏寒怕冷、四肢不溫等陽氣虛症狀,這時就應加強身體的鍛煉,通過適當的體育鍛煉可振奮陽氣。冬至節令不宜進行過於劇烈的運動,避免耗傷陽氣。我們可在陽光下多做舒展運動,例如:太極拳、八段錦、快步走、慢跑等,身體微微出汗即可。
另外,足部保暖也很重要,寒從腳下起,足底有相對應的五臟六腑的穴位,每晚臨睡前多泡泡腳,防寒保暖,亦能起到保健作用。
作者為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香港中文大學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大埔區)註冊中醫師羅惠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