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1-06-04 12:30:00

夏季養生小貼士

分享:

香港的夏季(約在6月至8月)天氣炎熱和潮濕,早晚濕度可上升到80%至90%之間,有時遭受熱帶氣旋侵襲,故容易導致人體濕熱困脾、脾胃失調。《內經》提及「脾為人體的後天之本,五行屬土,居中央為中土,與長夏之氣相通,主氣為濕。」症狀多見噁心嘔吐、食慾不振、身悶不舒、頭身困重等,故夏季應注重脾胃的調養。

衣:可戴太陽帽、太陽眼鏡,多穿棉麻衣料的衣服,可吸汗透氣,以防高溫中暑。

食:建議湯方以調養脾胃為主,而暑熱傷氣,適當添加補氣的藥材,如黨參、白朮、甘草、山藥等。由於夏季多雨,濕氣重,應適當添加祛濕的藥材,如薏苡仁、茯苓等。

住:室內冷氣溫度不宜太低,如果室內外溫度相差太大,從炎熱的室外進入冷氣室內,頓時冷氣令汗孔緊閉,汗出減少或無,容易導致濕熱困於體內。

行:高溫天氣時應避免長時間在烈日下曝曬,或長時間逗留在悶熱不通風的環境中。故中午時段盡量減少外出,外出運動也盡量選清晨或傍晚時段。

在此提供建議湯水予各位參考:

黨參茯苓瘦肉湯
材料:黨參15克、薏苡仁15克、茯苓12克、蓮子9克、陳皮9克、豬瘦肉50克、食鹽適量。
做法:將所有材料洗淨,豬瘦肉汆水,豬瘦肉切塊;把全部材料放入煲內,加清水兩公升,以武火煮沸,再轉文火煮約1小時,加適量鹽調味即成。
功效:健脾益氣,開胃消滯
參考出處:《中醫食療學》

adblk6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如有疑問請向註冊中醫師查詢)

作者為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註冊中醫師陳曉可

想認識更多中醫資訊?請向社康註冊中醫師查詢或瀏覽中醫服務網頁:http://www.ucn.org.hk/?c=chinese_m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