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19-05-24 06:00:00

抽動的Damien

分享:

11歲的Damien剛剛升上中學一年級,本來是一件既開心又緊張的事,但他卻忑忐不安,擔心自己會成為同學們的笑柄,因為他患有抽動症中比較嚴重的妥瑞型,他的症狀也比較嚴重,他會不斷的眨眼,面部肌肉會有近似扮鬼臉的抽動,但最令他苦惱的是聲音抽動,不時發出狗吠聲,嚴重時更會不自主的講粗話,不明所以的人會不喜歡他,對他生氣甚至產生抗拒,但他愈是想控制抽動,抽動的情況愈是不受控和加劇。因為情緒緊張或者激動都會加劇病情,要是他主動控制,緊張情緒升溫,只會令情況更糟糕,相反如果能夠以平常心看待事情,這樣便能放下心情,抽動次數反而會大幅減少。
 

升學最初期Damien要服食藥物來控制抽動,同時接受心理行為治療來減少焦慮,很快他便能夠克服自身緊張情緒,融入了學校生活和規律,也發展了新的社交網絡,藥物的分量亦大幅減少。


其實今年美國神經科學院(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發出了新的治療抽動症指引,這治療指引同時獲得美國兒童神經內科學會(Child Neurology Society)和歐洲神經科學院(European Academy of Neurology)認可,其中最為重要的是確認行為治療對抽動控制的成效和重要性,同時也確立精神健康評估在治療抽動症中的地位,要留意患者有沒有相關症狀,嚴重程度和影響,這大大改變了神經內科在治療抽動症的根本概念。  
作者為精神科專科醫生

adblk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