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何韻詩復出。雖然,嚴格上,不知能否稱得上復出,但在今時今日,做到自己想做的職業,畢竟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情。很多人,想做的職業,一早已經名存實亡。
推出新歌《威廉》,值得留意一點,是作曲與填詞皆由何韻詩自行負責。根據何韻詩接受訪問所言,經過近六、七年的經歷變化,個人的成長,覺得很難再假手於人,另找作曲人與填詞人為自己創作作品,只可親力親為,炮製出最私人也最赤裸的歌曲。不知會否變成未來的趨勢。
成長於八十年代,聽粵語流行曲大,一直以為歌手就是歌手,只負責唱歌,不用分心譜寫旋律,更加不用理會歌詞。不是嗎?譚詠麟最紅的金曲,大部分改編日文歌,填詞可能是林振強,可能是林敏聰;電視劇主題曲,不是顧嘉煇搭黃霑,便是黎小田與盧國沾,他們都沒有唱歌。分工合作是常態,不是人人也像許冠傑。
原因很多。隨便點幾個:1)香港人習慣急功近利,市道好時,歌手走紅之後,一年出三、四張唱片是等閒事,即大約要製造三十至四十首新歌,還要抽時間拍電影拍電視劇開演唱會,不採用工廠式流水作業生產模式,根本搞唔掂。不像Michael Jackson,1982年出完《Thriller》,可以等到1987年才推出《Bad》。
2)香港歌手,好多沒有受過甚麼樂理訓練,對作曲實在一竅不通。廣東話音節又不似國語或英語相對簡易,要寫成歌詞的話,通順已經困難,想有意思有意境之類,簡直像特異功能,非專業人才做不到。
3)香港歌迷根本沒有透過作品了解歌手個性的需要。他們只須見到偶像靚靚仔仔唱唱冧歌讓自己對號入座,或者唱些慘情歌讓自己不快樂時去卡拉OK盡情發洩一下,是歌手的真實一面,很次要。
有段時間,即樂隊突然成為熱潮的幾年,好像迴光反照。旋律固然由樂隊成員負責,也會出現所謂的御用填詞人,彷彿化身樂隊的隱藏成員。例如太極的因葵,Beyond的劉卓輝,達明一派的陳少琪,Raidas的林夕,風格截然不同,百花齊放。如果,樂隊熱潮不是曇花一現,說不定,香港樂壇真會跟上全世界的大隊。歷史是另一回事。
不過,來到近年,情況有極大分別。市道差了,唱片已接近絕種,歌手固然不用趕工,大可以奢侈地等到有靈感出現才慢工出細貨。也多了一批具備創作能力的歌手面世,像林家謙,甚至由幕後出身,之後唱自己的作品,大受歡迎之後,也沒有忘記初心。當然,不用懷疑,香港有部份歌迷的要求的確改變了。
像何韻詩的做法,難免帶有少少冒險性。自己寫旋律,或者及不上精於市場需求大眾品味的作曲人一樣可輕鬆寫出容易流行的公式;自己寫歌詞,也未必及得上大師手筆是信心保證。至少可以肯定,是百分百歌手本人想傳遞的訊息,零雜質。你不會再以為自己喜歡某某後來發現原來只不喜歡填詞人美化出來的形象。這一點,對向來希望在流行曲中找到共鳴的聽眾來說,或者需要一場學習。
何韻詩說,自己有少少似小學生去郊遊,做返新人感覺。我建議,聽歌的我們,也好應該有同樣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