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病逝。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金庸武俠。就算對文字有偏見,從不接觸,也很難未看過改編金庸小說的影視作品。以下幾套,是對我來說最有代表性的選擇,借此懷念。感激金庸先生於我的成長階段提供過最好的養分,對本人的價值觀的形成有莫大引導作用。我注定做不成郭靖,只想做令狐沖,至少希望不會被視作岳不群。
1)《天龍八部》(1982年)
不計粵語長片時代的電影出品,不計佳視的劇集,捲起改編金庸小說熱潮的,應該是由1976年版本《書劍恩仇錄》和1978年《倚天屠龍記》開始的一系列無綫劇集。鄭少秋無論扮演陳家洛還是張無忌,都無出其右。往後,找新人彭文堅扮陳家洛,是靠害;找吳啟華扮張無忌,我則真心替其難過。要活現張無忌的小男人個性,吳啟華可能更適合,但個個先入為主,以為張無忌必定高大威猛,連梁朝偉都及不上鄭少秋,你好難要求不可戴眼鏡的吳啟華青出於藍。我看重播,覺得劇集節奏有點緩慢,不及較遲面世的《天龍八部》刻骨銘心。一來兩首主題曲太勁,二來扮演段譽的湯鎮業驚人地靚仔。我曾經在家模仿他的「凌波微步」。雖然,最後,最記得的,是梁家仁扮演的喬峰a.k.a.蕭峰,打開心口嗌出一句「我係契丹人」!夾在中原和外族兩種身份中間,香港人最有共鳴。
2)《射鵰英雄傳》(1983年)
3)《神鵰俠侶》(1983年)
黃日華做郭靖、翁美玲做黃蓉;劉德華做楊過、陳玉蓮做小龍女;有幾勁,也不用多說了。直到現在,每次重播,還是忍不住一看再看。說句實話,張智霖搭朱茵、古天樂搭李若彤,也是一時之選。較我年輕的,如果認為後兩個組合是經典,也合理。不過,不要說成史上最佳啦。真係,唔係㗎。
4)《笑傲江湖》(1996年)
經過《大內密探凌凌發》教育,明白大俠不一定得一個樣。年少時不懂,看到周潤發扮令狐沖,總覺得不對勁。金庸眾多小說中,我最愛《笑傲江湖》,一直期望看到合心水的改編。許冠傑版本的電影當然好看,但其實跟王家衛執導的《東邪西毒》一樣,其實是另行創作。等到呂頌賢做令狐沖,終於完成心願。尤其當年開始追女仔,失敗,情況跟令狐沖不敵林平之給岳靈珊拒絕一樣,甚有切膚之痛。
5)《鹿鼎記》(1992年)
我知我知,大概人人也以為我會揀梁朝偉做韋小寶的電視劇版。不是不好。只是,周星馳電影版《鹿鼎記》,將反清復明的動機放在97前的時空,實在太深刻。把金庸小說改編成電影,從來吃力不討好。荷李活流行三部曲,甚至似Marvel。希望有中國電影公司參考做法吧。